二竖作恶的成语解释 打印页面 首页 > 语文知识 > 成语大全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二竖作恶的成语解释

网友投稿  2018-10-16  互联网

二竖作恶的成语解释

  【成语】:二竖作恶

  【拼音】:èr  shù  zu  è

  【简拼】:esze

  【解释】: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示例】:自谓摄生莫我若,反招二竖来作恶。 清·彭蕴章《知病吟》

  【顺接】:恶不去善 恶不可长 恶叉白赖 恶口伤人 恶声恶气 恶尘无染 恶居下流 恶形恶状

  【顺接】:褒善贬恶 褒贤遏恶 蔽美扬恶 不念旧恶 采善贬恶 楚氛甚恶 除邪惩恶 大奸极恶

  【逆接】:百无一二 不管一二 曾无与二 的一确二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独一无二 凡圣不二

  【逆接】:二三其德 二三其志 二三其意 二三其操 二三其节 二三君子 二不挂五 二不棱登



/zs/8/2022-04-23/2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