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好书不多,而能够写出一本让国家强大的书更是凤毛麟角,而《朝花夕拾》就是那一点凤毛,合上书本,我心里不禁对鲁迅升起一阵敬意。 这是一本叙事性散文,和往常一样,鲁迅对人物刻画和描写十分注意,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十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将一个个人物活现在你的眼前,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一位教书老先生的形象生动地出现在眼前,使人倍感亲切。《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睡觉时的动作:“睡觉时她又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一个”大“字,挤的我没有余地翻身”一位真实鲜明的农村妇女就出现了。《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个黑瘦的先生,八字胡,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这里,从衣着,外貌,举止,声调,将藤野先生的形象描绘出来,纸上便出现了一位不拘小节的教师,还通过藤野先生生活上的马虎与教学上的严谨进行对比,突出了藤野先生的性格。 在这本书中,鲁迅还不时进行各种讽刺,批判。 如在《五猖会》中原本要去看五猖会的我,却被父亲强令背书,在这里,鲁迅没有一处写过五猖会是有如何多么热闹,而是通过我对五猖会的极度向往,却被父亲强令背书,而在无意中对以父亲为代表的强力压迫儿童应有的快乐的人们进行了狠狠的批判,他们让儿童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如在《父亲的病》中,通过写医生开的药方,写出了庸医的腐败与无能,对中药的描述,更在无意中嘲讽了那些庸医故弄玄虚,耽误病情,让社会堕落腐败的可恶行为。而其中的“败鼓皮丸”更是荒唐,每一种药材都没有任何道理,只是在不断的耽误父亲的病情,浪费家里的钱财。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作者的指责与痛恨。 再如在《琐记》当中“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这是一种极度虚荣的行为,那些人将自己放在比别人总高一等的地位上,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还有”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从这里可见当时社会的教育是有多么落后,表现出作者对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鲁迅有一次在仙台,观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其中有一个中国人帮俄军当侦查员,被日军抓住斩了头,周围的中国人,神情麻木,鲁迅深受刺激,他深刻地感觉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鲁迅认为医治精神的麻木更急于医治肉体的病弱,鲁迅便决定终止学医,改治文艺,尽管他知道这条路可能会很难走,利益也不如学医大,但他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必须得走。 鲁迅是在众多的作家群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人,骂貌似中庸的伪君子,因为只有骂才可以让国家了解到现在国家的祸患;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因为只有论才可以让国家知道国家的不足与缺陷。这就是鲁迅一个大胆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