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本小小的诗集,你会如何读完它? 记得小时候喜欢读故事书。有一天,拥有了第一本诗集,是《繁星•春水》,那时候也因为它开心了一时,其实是为了这本小书有精美的几张插画。当我翻到第一页读小诗——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的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我读下去。哦。看完了。只知道太空有密密的星星,再也没有其他了。为什么它们在对话却是在沉默中?为什么太空会听不见它们的对话?我看不懂,也不愿意去深入地思考。看了几页便不读下去了,索性看那几张插画。插画看完了,将书往书架上一插,看别的有故事的书去了。 那时候觉得,诗,这种文字太枯燥,太乏味,不值得一看。 却不曾想,这个想法在几年后改变来了。 那天,我闲着无事做,去书架上看我还没有读过的书,手顺着一本本书移动,停到了那本绿色的小诗集上。我竟不假思索地将它取下。曾在那一本书上看到,诗是用来品味的。 我携着诗集来到阳台,坐在藤椅上,逆着阳光看信手翻到的诗。 莹儿自由的飞走了, 无力的残荷呵! 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幅画面:黑暗中一只萤火虫发出若隐若现的光,萤火虫后面是一只残荷,耷拉地浮在水面。 可是再一次看诗,是“莹”,不是“萤”,那指的就是作者自己本人。那么残荷呢,是冰心的母亲吗?你看,荷残了。你看,莹儿走了。没有了避风港,她要漂泊到哪里去? 她为什么走的自由? 细细品味这首小诗,我发现了一点从前读时没有发现的东西。同时,又引起了新的疑惑,那么继续品味吧。 现在真正觉得,诗,它确实不值得一看,它值得品味。 就像一杯水,你单纯地喝它,确实也只有解渴的功能。但是你却不知道这杯水对你来说必不可少。 那么,你是否愿意与我共同品味一首小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