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我同行 打印页面 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文明与我同行

互联网  2016-06-30  互联网

文明与我同行,透过历史的岗帐望去,隐隐约约中祖先们用石斧开辟出的始组图腾依然清晰可见,倾听祖先的声音,它仿佛像我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璀璨与辉煌的历史文明
                                                           
—题记

   我,生活在美丽的山西汾阳。这里,举行过‘核桃大会’。我的家乡,我深深爱着的地方。
    我们既然生活在这美丽的城市就应该为这个城市出一份力,但我们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还让那广袤无垠的天空蒙上了灰纱,让那亭亭玉立的花儿变得死气沉沉,将那清新沁人的空气搞得乌烟瘴气,让洁白无瑕的墙壁落下串串脚印。难道你们希望我们美好的家园变成垃圾站吗?难道我们就不应该用我们的双手建立起美好的城市吗?
    当你们看到在十字路口用生命在赌博的人们,你们会不会感慨生命的宝贵,当你们看到随地吐痰的人们,你们会不会想到大量的细菌在传播,当你们看到在大街上结伴斗殴的人们,你们会不会想到一场悲剧就此发生……
   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麦克风,如果每个人的不文明,那世界将会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如果我们都讲文明,那么世界变得无比精彩!‘‘文明与我们同行,我们与文明同行’’文明在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并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渐渐融入我们的心灵!
    说到文明,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我从学校出来着急回家,走到了车站旁,等来了车,子。上了车,这时车上大多都是学生,这时一位老人上了车,这位老人,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这位老人给我的印象很不好我也没有再看他,老人走到角落里坐下,一些同学看到了他,他们在角落了窃窃细语着这位老人,而他也像习以为常一般,看了看他们,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时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了,车上也不再只有学生了,渐渐地各色各类的人们迈着步子上了车,这时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上了车,车上已没有座位了,妇女不满的嘟囔着什么。车伴随着妇女的嘟囔声发动了,走了没多久,妇女怀中的孩子发出了啼哭声,车里夹杂着“请为老弱病残孕……”的提示音。但没有几个人愿意将自己的位置拱手让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孩子的啼哭声越来越高,妇女忙哄着,我不禁一瞥看到了不为人知的一幕:妇女竟然用手紧紧的掐着孩子,我明白了妇女为了自己可以坐下,便用手掐着孩子,以此引来别人的注意,好让自己可以坐下歇歇脚。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用一种责备和厌恶的眼神望了望妇女。不过,有一想,她应该失算了,这年头,谁会这么傻呀!可怜那孩子了。果然不一会儿妇女手中的孩子停止了啼哭。妇女也好像嘟囔着什么。车上的人也渐渐将头扭向别处,这时一向不招我待见的老人向那女人说:‘‘大妹子,来我这里来坐吧!这几天天气本来就热,这车也挤,你还抱着一个孩子,怪不容易的。’’我正想要拆穿着妇女的鬼把戏,女人像受到感应似得,一屁股就坐下了。那老人,还蛮有成就感的,我心里耻笑着他—他不仅不招人待见还傻乎乎的。想到这里便回头一望,那老人却不知何时,早已来到了我的身边:‘‘小同学你好你是不是以为我很傻?’’我惊的一下子坐了起来。那老人自顾自的又说:‘‘我也不是没看到那妇女怎么做的她为了自己就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只是觉得那孩子可怜,小小年纪自己的母亲就这样对待他,我不忍心看着那孩子受这份罪啊!我转过头看了看那老人,他已不再那么傻,他佝偻的背是岁月的洗礼,他灰白的发是岁月的痕迹,他头上的皱纹是岁月经过的象征!车很快就到站了,老人下了车。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下车后,我的心海泛起了涟漪。现在,每当我回想起那件事,心就微微发痛,原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这个意思!在这件事中,老人与那妇女不是鲜明的对比吗?一个是文明的化身,一个是蒙昧的化身,一个代表善良,一个代表邪恶,一个是上帝派来拯救恶人的,一个使将好人变成恶人。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zw/cz/2/26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