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场梦。人变、景变,不变的,唯有情。 ——题记 那日,爸妈带我去蒋家,是我与她阔别十年后的重逢。 她是大我一岁的。散着黑亮的头发,戴着黑色镜框的眼镜,手拿平板电脑,静静地倚在沙发上。见我来了,急忙站起身,“哇,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我淡淡一笑。 一同坐在沙发上聊了聊天,我想到她拉二胡很好,便想和她学二胡。她赶忙找出二胡,手把手地教我。手的位置、弦的位置、不同音调的位置。她面带微笑地倾囊相授,使我不一会儿便会拉《小星星》了。她夸赞我的那一刻,我忆起了从前。 大概从我出生起,就和蒋一起玩儿了。那时我整天拉着她的手,“姐姐姐姐”地叫。在我眼里,她是个极聪明的人。我们一起上幼儿园时,古诗、生字她都是第一个背过的,我们两个在学习上总是互相帮助。记得有一次,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荷花,但不让互相商量借鉴。而我和蒋却是一起完成的,画得完全一样。老师很生气,但我们还是改不了一起做事情的习惯。 那时蒋穿的每一件衣服,我必有同样的一件。她买的任何东西都会分给我一份。如果只有一个,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让给我。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打闹嬉戏。即使吵架了不出十分钟也定然就好了。可以说,她是我生命中第一个朋友,第一个“姐姐”。 上了小学后,我们便不再见了。 十年的时间,再近的距离也会隔开一道生疏。我总是欲言又止,那个让着我、陪伴我的姐姐好像已不是眼前的这个人。她似乎看出了什么,便提议到楼下去玩。 初秋的夜,凉凉的,她给我找了件她的外套,披上。 夜,很静,很黑。我看不清她的脸,但挽起她的胳膊,却倍感熟悉。 是的,这种感觉,明晰而又模糊,贴近而又遥远。 我们坐在秋千上,开始讲述各自身旁发生的事。 蒋现在十一中读高一,不属于学习好的一类。在过去的几年中,她离家出走过,做过奇异的发型,放弃过学习,甚至和父母打过架。但不知为什么,和她在一起,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我们说现在的同学老师,说过去做过的愚蠢事,说未来的梦想。她不像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坏学生”,倒像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大人。“我的过去,走过许多弯路,它们酿造了我今日的情况。你要吸取我的教训,不要再走无谓了弯路了。我相信,你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她说,我听,眼角湿润。 三个小时的时间眨眼而过,而我却体会到了比十年前和她寸步不离时更多的温馨。最后不知因为什么,我们讲到了生日,她淡然的说,“我记得,你不是三月十九号的嘛!”是啊,十年,她居然还记得我的生日,而我只是朦胧地知道她比我大一岁。那一刻的感动随着一种羞愧油然而生。爸爸妈妈从楼上下来,招呼我该走了。望着他们对我们在楼下整整三个小时而流露出的惊异的目光,我和蒋相视笑了。 挥挥手,莞尔说再见。 此刻,我不再悲伤岁月会改变我们之间的友情,不再哀叹它使我们十年甚至更久地分离。因为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它见证了我们之间最宝贵的东西,最难忘的事情。岁月地流逝会使面前的人成熟或衰老,会使周围的景美丽或裸露,但它更会冲刷我们之间的感情,风里雨里,使它变得纯粹,变得晶莹。无论走到哪,这份最初的友谊都会陪伴着我,“天涯若比邻”。只要心不变,情永不毁。 别忘了你那最初的朋友,她带你领略了第一份友谊与感情,在这渺茫的天地间,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