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伏己,后服人 打印页面 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中三年级作文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先伏己,后服人

互联网  2016-02-02  互联网

一次偶然,我注意到南怀瑾先生的一本文集《心兵难防》,此书阐述为人处世、安顿身心的生命智慧。南怀瑾先生认为,“心兵”是“‘心、意、识’自讼的状态”,“在我们脑海里,随时都有矛盾乱流”,是“理性和情绪上的斗争”。 
  我对南怀瑾的思想与文笔颇为叹服,其文字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晦涩难懂,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相反是一种平淡,一种能沁入肺腑的平淡。这次读其《心兵难防》更是有了深深的触动,隐约感到了那坚守与改变中的秘密。 
  或许许多人都迷茫过。卢梭在其《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中谈到,“由于千百种不断产生的原因的影响,由于在获取许多知识的同时又接受了许多谬见,由于身体气质的变化和欲念的不断冲动,可以说,人的灵魂也是被弄得几乎认不出来了”,所以我们要承认,我们灵魂在改变,而且有些面目全非。那改变不好吗?也不见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变难适世界潮流之势,所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但若随波逐流,只会失去自我。所以如何变是个很大的问题。 
  古时启蒙学堂读物千字文有这样一句“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简言概之:人性本纯洁,改变实难免,遂要仿圣贤,克欲弃杂念。古人很聪明,很早就认识到这点,随着社会改变是难免的,但是这种改变不是瞎改,而是要克念仿圣,也就是说要先伏己,让这种改变是可控的。你只有克制了杂念,真正控制了自我,才有能力大胆追求内心的自我需求,因为此时你所做的改变和追求都是可控的。若不能克念,则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读完这本书后,我直接在扉页写道:先伏己,后服人。若不能伏己,谁人能服?若能伏己,谁人不服?所以王朝有轮回,圣人恒坐道。 
  一个人应当勇于追随内心自我,但你的内心应该是可控的,不能被杂念欲望所左右,否则没有资格以追随自我内心来解释自己非常的行为。苏格拉底曾说,一个能左右自己的人方能左右天下。我也套用一下,伏己之人方能服天下。 

/zw/gz/3/39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