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的近义词
扶摇直上(拼音:fú yáo zhí shàng)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摇直上的近义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扶摇直上
【读音】:[fú yáo zhí shàng]
【释义】: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近义词】:步步高升、步步登高、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欣欣向荣、步步高升、青云直上、蒸日上、平步青云、百尺竿头
成语出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扶摇直上”。
成语辨析
扶摇直上—青云直上
“扶摇直上”与“青云直上”都有仕途得意的意思,但是侧重点用法不同;“青云直上”比喻顺利的迅速升到高位;只能比喻人的官职地位上升,而不能比喻别的什么,更不能用于事物;“扶摇直上”意思是乘着旋风之势径直向上,比喻事物迅速直线上升;使用范围比较广,可以用于职务、地位,也可以用于价格、产量、成绩……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事物。
成文用法
“扶摇直上”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仕途得意。
运用示例
唐·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那时扶摇直上,便与弟辈分隔云泥,直令人又羡又妒。”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吾兄到了安徽,一路飞黄腾达,扶摇直上,自然改装的便。
成语故事
在荒凉的北方,有一片大海,名叫冥海,海里生活着一种大鱼,名叫鲲。它背有几千里宽,至于它到底有多长,就没人弄得清楚了。鲲久居冥海,感到厌倦了,很想到遥远的南方去看看。可是冥海不与南海相通,无法游过去。于是,鲲就每天练习跃出水面,同时像鸟扇动翅膀那样拼命摇动背鳍和腹鳍,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名叫鹏的大鸟。这鹏也是巨大无比,它站在那儿,就像是高耸人云的泰山;巨大的双翅张开来就像是垂挂在天边的云彩。大鹏轻轻地扇动双翅,大地便立刻刮起了阵阵狂风。大鹏的翅膀强劲有力,越扇越快,地面上顿时飞沙走石,一股强劲的'旋风拔地而起,像羊角一样旋转着扶摇直上。大鹏凭借着这股强劲的旋风,直冲云霄,飞上9万里高空。
冥海边的荒滩上生长着许多刺蓬,刺蓬间生活着一种鸟名叫斥鴳。这天斥鴳正在草蓬间睡觉,忽然被呼啸的狂风惊醒,只见沙石蔽空、树木狂舞,吓得赶紧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一会儿,风声渐小,它悄悄伸头一看,正好看见背负青天、奋力南飞的大鹏,不由得笑道:“我以为是天发怒了,原来是大鹏鸟起飞呀,咳,这儿有吃有喝,不是挺好嘛,它究竟想飞到哪儿去呢?”小小的斥鴳又怎么会知道鹏鸟远大的志向呢。安于现状的小生命又怎么能够体会鹏鸟一飞冲天、扶摇直上的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