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论

2022-05-02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晁错论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之: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龙门:今陕西韩城东北,是黄河奔流最湍急处。
大河:指黄河。
方:当。
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可能也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
是以:所以,因此。
夫:句首发语词。
骤:突然。
其为变,岂足怪哉: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足,值得。
乃:竟然。
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想让皇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
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自己想求得这个美名,怎么能逃避这场患难呢?安,怎么。
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这是忠臣义士们之所以愤怒不平的原因啊。
虽:即使。
何者:为什么呢?
以情而言:按照情理来说。以,按照。
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
使:假若。
淬砺:锻炼磨砺。引申为冲锋陷阵,发愤图强。
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即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嗟夫:感叹词,唉。
则无务为自全之计: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务,从事。
隙:空隙,空子。
乃其所以自祸欤: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间(jiàn):
(1)错常数请间言事    《晁错》    单独
(2)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机会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 抄小路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夹杂
(5)又间令吴广《陈涉世家》        悄悄地,暗地里
(6)又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间或,偶尔
(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

2.数
(1)吴王为反数十年   《晁错》       几
(2)错常数请间言事    《晁错》      多次,屡次shuò
(3)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数目
(4)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伦》  法则、规律
(5)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    命运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点数、计算

3.治
(1)天下无治《尚书》者   《晁错》      研究
(2)治国无法则乱  《察今》 治理
(3)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医治
(4)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天伦》     太平、安定
(5)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惩处、处置

4.疾
(1)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晁错》      痛恨
(2)君有疾在腠里《扁鹊见蔡桓公》    病
(3)寒暑未薄而疾《天伦》   患病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痛心
(5)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强、猛烈

二、词类活用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以为……奇  意动用法)
太子善错计策      (认为……善  意动用法)
别疏人骨肉        ( 使……离别、疏远  使动用法)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穿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吾当先斩以闻      (使……知道  使动用法)
外为诸侯报仇     ( 对外  名词做状语)
错乃穿两门南出       (向南  名词做状语)

三、古今异义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古义:文献经典
今义: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义: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诏以为太子舍人
古义:让……做
今义:认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古义:凭借这个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古义:军中之事
今义: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