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2022-04-2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庖丁解牛
作者:庄周  朝代:先秦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依乎天理(介词,相当于“于”)  
(3) 而况大軱乎(反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 

三、古今异义词
(1)所见无非全牛(无非)
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天理)
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今义:天然的道理

(3)虽然,每至于族(虽然)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视为止,行为迟(行为)
古义:动作因此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5)每至于族(族)
古义: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今义: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6)吾见其难为( 难为)
古义:很难做
今义:使人为难

(7)因其固然 (固然)
古义:本来的样子 
今义:表示承认某一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四、词类活用 
以无厚入有间(厚,形容词名用,厚度)
良庖岁更刀(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族庖月更刀(月,名词作状语,每月)

五、倒装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未尝技经肯綮,宾语前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于硎新发,介宾后置) 
合于《桑林》之舞(于《桑林》之舞合,介宾后置)

六、省略句 
如土委(于)地 
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七、判断句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也”表判断) 臣所好者道也。(“……者……也”表判断)

八、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 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
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⑥新硎初试——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
⑦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⑧庖丁解牛: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⑨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道理

  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赏析

  作者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第二段紧接着写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三段是庖丁对文惠君的解答,庖丁主要讲述了自己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四段写文惠君听后领悟了养生的道理。此文在写作上采用多种手法,结构严密,语言生动简练,体现了庄子文章汪洋恣肆的特点。

  第一段惟妙惟肖的“解牛”描写。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文采斐然地表现出庖丁解牛时神情之悠闲,动作之和谐。全身手、肩、足、膝并用,触、倚、踩、抵相互配合,一切都显得那么协调潇洒。“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声形逼真。牛的骨肉分离的声音,砍牛骨的声音,轻重有致,起伏相间,声声入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