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教学反思

2021-07-07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春联》教学反思(合集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

  作为小品文,就应该让学生有所得。基于这一点,我把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点作为另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上不老生常谈,仍然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特点,在读中体会特点,读出感受,读出语感来。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不仅有理解后的高兴,更有了解这些对联背后故事的愉悦。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的必要知识,开拓了他们今后阅读的空间,为学生真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打下了兴趣的基础。

《春联》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思想感情。交流课后搜集的春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拜新年》的乐曲)

  一、导入

  1、随着一曲热闹的《拜新年》,我们感觉农历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春联)

  2、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23、春联(学生朗读课题)

  3、下面,请小朋友拿起书本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你对春联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那么,春联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小朋友自己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3、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描写春联内容的语句用“----”画下来,把相关的春联用波浪线画下来。

  4、交流:请学生说一说

  5、你对哪一内容的春联最感兴趣?

  ●学习“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A、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你从哪里知道的?

  B、学生交流

  C、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D、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A、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你从哪里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

  B、用这句春联来形容我们太仓这几年的变化也再合适不过了!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我们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吗?

  C、用自豪、高兴的语气来读读

  6、请学生回忆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两条春联的?

  7、还有的两幅春联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同桌间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

  8、交流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可以联系自己的家庭说)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9、课文一共向我们介绍了春联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是用哪些词语把它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10、对,为了表示并列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11、那么,这四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对春联的饿内容用一个词语来说(板书:各种各样)

  12、配合朗读这些内容的语句

  13、那么,诵读、张贴这些春联都有什么作用呢?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小节头和尾,想想你有了解了什么?

  14、请学生朗读,再来说说

  1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请小朋友自己再仔细读读这几句春联,你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请学生朗读二、三小节。把写出它特点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交流:

  ●对仗

  A、什么叫对仗?在课文的第三小节中,把它的解释画下来!

  B、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请学生说说它对仗的特点。

  C、刚刚学过的春联,你也能来说一说吗?

  D、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3、老师这儿有一些春联写好后,被一阵风给吹乱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运用春联要求对仗的特点,帮我对一对吗?

  4、出示、学生对春联,请他们说说理由

  5、春联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讲究声律美,读起来抑扬顿挫,你愿意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这个特点吗?

  6、请学生朗读两条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教师带过第四小节

  四、课外拓展

  1、让学生课前搜集的春联在小组中介绍,说明白,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给其他小伙伴讲讲春联的意思

  2、指名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春联,想送给谁,祝愿他什么?

  3、这节课上我们了解了春联的内容和它的特点,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是趣味无穷啊!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着语文知识,老师真心地希望小朋友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春联》教学反思10

  关注文化 关注感受

  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庆物品,寓意深刻。我认为教师应牢牢抓住“文化”二字,在丰富幼儿的感受方面多做文章。

  引导一:建议教师把讲述春联传说放在活动开始环节,然后引导幼儿欣赏春联,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将春联的过去与现在、传说与现实联系起来,感受春联文化的深远。

  引导二:建议教师增添“色彩的秘密”环节,让幼儿讨论:除了春联的纸张使用红色,在过节时还有哪些饰物也是红色的?为什么人们在这时偏爱红色,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通过对以往节日经验的梳理,幼儿能逐渐感受和认识到红色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深厚含义,它代表喜庆、欢快、热烈、吉祥。

  引导三:建议教师让幼儿自带春联并向同伴介绍,引导幼儿讨论:春联里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幼儿会明白春联中的文字都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美好祝愿,感受到蕴藏在春联文化中的积极情感。活动可在给邻班孩子送春联、张贴“福”字的环节中自然结束,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

  找准活动定位

  原方案的取材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幼儿再现经验和获得真切的体验,幼教之友《针对《亲近春联》教案设计来文集粹》。但是,活动内容安排得多并不代表活动丰富,也并不能说明活动开展充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认清活动性质,找准活动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过程在目标的指导下合情合理地开展。

  我认为认识春联是一种经验再现和看“图”说话的活动。围绕这一定位,我们首先可以质疑幼儿究竟能够“探索”出多少春联的秘密。原方案中有好几个环节涉及春联的“小秘密”,但似乎都在重复所谓的“探索结果”。其次,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品春联中的“引导幼儿比较上下联有什么异同”的环节设计是否合适。因为区别上下联关系到尾字平仄的判断等。所以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正是由于活动性质定位的不准

  确,才造成了设计的不合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