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人名言

2019-12-31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国学经典名人名言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m”

国学经典名人名言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6、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2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8、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

3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4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4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4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45、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4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7、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48、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49、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5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5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5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

5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5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5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6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6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6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6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6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6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7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7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7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7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7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7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8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8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8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8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8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8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8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8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9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