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素材
语文写作素材集锦 1、王羲之学艺之谜 在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中,以《黄庭经》最具代表性,关于这幅作品的创造还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
语文写作素材集锦
1、王羲之学艺之谜 在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中,以《黄庭经》最具代表性,关于这幅作品的创造还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庭经》。他早已把帛纸准备好,但当时的王羲之已名声在外,这位道士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后来,经多方打听,道士了解到王羲之平素非常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十分逗人喜爱的大肥鹅,以便见机行动。有一天,王羲之坐船路过山阴一带,道士闻讯后,把他那一群鹅赶往王羲之经过的地方。王羲之看到河里游着的一群白鹅,两掌拨水,昂首前进,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心里别提有多喜欢了。他停下船看了又看,一直舍不得离开。一旁的道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机会来到了,询问王羲之是否想把这些鹅带走。王羲之让道士开个价钱。道士故作姿态说:这么好的鹅哪能舍得卖掉。不过先生您要是真喜欢,就给我写一本经来换。王羲之一听这话,马上答应,当即兴致勃勃地用了半天时间写好一卷《黄庭经》交给道士。道士如获至宝,立即把那一群鹅装在笼子里,让王羲之随船带走。这就是人们后来传颂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为什么特别喜欢鹅呢?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的一首诗,或许能给我们一点点启示。这首诗这样写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起难。”诗中概括了王羲之的书法要领,说的是王羲之研究鹅行水的姿势,悟出了用笔的方法,那就是学书法时要“志意专精”,写字的时候,精神要非常集中,姿势也要端正,这样,五指会运用自如,非常得力。所以,王羲之喜欢鹅,是和他研究执笔、运笔有密切关系的。 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后人的牵强附会。王羲之喜欢鹅就像我们普通人喜欢某一种小宠物一样,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没有那么多的内涵。
2、朱熹的俭朴诗 南宋大哲学家朱熹,曾在朝做过官,后专心致力于学术著作。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儿女婿热情招待,惟恐怠慢。吃中饭时,女儿十分窘迫地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朱熹开开心心用过之后,看见女儿女婿还惴惴不安,表示饭菜不好。朱熹笑道:“你们不要为此感到不好意思,其实这也就很不错了。我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也不是餐餐大鱼大肉。古人云:富在辛劳穷在惰,成由节俭败由奢。勤俭持家的家风是永远不错的,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坚持俭朴度日。我这里赠送一首诗于你们。” 朱熹当即书诗一首: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3、范曾为许世友题墓志铭 许世友生前同著名书画家范曾并不相识,但许将军的墓志铭,却是由范曾题写的。 原来许世友将军的女儿许华山,看了万柏翱参加编剧的电视连续剧《侠女除暴》,表示很喜欢听由范曾作词的该剧主题歌(王立平曲)。万伯翱向她介绍了范曾的情况,并联系安排她同范曾见了面。华山见到范曾时,许将军已病卧南京了。当将军听女儿讲到范曾诗、书、画三绝,人虽才到中年,日本朋友却已专为他建立了“范曾美术纪念馆”时,很钦佩他的才华,希望能在弥留人间之际,看到范曾的诗画。 范曾夫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很高兴为将军作画,他们了解到将军少时家境贫寒,为地主放过牛,便决定画一幅牧牛图。 很快《牧牛图》便完成了。不料,许将军的病情垂危,将军夫人和女儿已到南京。没几天噩耗传来,将军去世了。 范曾听到将军仙逝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当即挥毫在画上填了一首诗: 托体青山百战身,将军羽化插芳馨。 牛当牧放少林侧,泼墨今朝有泪痕。 诗画被捎到南京,敬献在许世友将军的灵堂上。全家人很受感动,当即决定,请范曾为将军题写“许世友将军之墓”碑文等。
4、我国古代的爱神 上古时代,人们借助想象,把主管男女婚配、繁衍后代的人或神,尊奉为爱神,如古希腊人创造了阿佛罗狄忒,古罗马人创造了维纳斯和丘比特。而我们祖先也曾创造了为数颇多的爱神。 始祖女娲是中国最古老的爱神。在《礼记》、《周礼》等古籍中,记载女娲曾祈求天神让她当媒人,主管男女婚配,后人将女娲奉为爱神,建庙祭祀。传说每年阳春三月,青年男女到女娲庙玩,各自选择情人,两厢情愿,自由结合,爱神女娲即为牵线人。 月下老人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爱神,典出唐人小说。唐代韦固的婚姻就是月下老人以红线系定的。月老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杖上悬姻缘簿,鹤发童颜,奔驰于非烟非雾中,专司人间婚姻事。杭州西湖白云庵月老祠中供月老像,庙联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和合二仙是中国最具口碑的爱神。二仙(指寒山与拾得)一执荷花,一持盒,荷谐和、盒偕合,和、合取和睦同心的意思。《周礼》曰:“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故曾主管家人团聚、和合兄弟的和合神,后来演变为主婚姻和合的爱神。 此外,在我国民间,人们还将皎洁的'月亮奉为爱神,称之为“月姐”。千百年来,许多在后花园私订终身的男女,无不双双跪拜月下盟誓许愿。俗语“花前月下”,即花为信物,月是媒人。而我国闽浙粤沿海众生,则认为海神林默(又称妈祖、天后)既护佑航海者安全,又兼管人间男女爱情,所以他们也尊奉林默为爱神。
5、有趣的回文诗 回文诗是一种可顺着读和倒着读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不论是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浑成自然,无限妙趣。诗曰: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宋代诗人李禺更有一首别致的回文诗,叫《夫妻互忆》诗,顺读是一首情诗,抒发丈夫对妻儿的痴情眷念,想起昔日对酒当歌,眼下孤灯长寂,不由热泪满襟;倒读是一首思念诗,表达了年轻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诗曰: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隔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子。
6、寇母遗诗 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为人织布度日。 寇母常常一边为人织布,一边教寇准读书。但寇准做官后不久,母亲就病逝了。寇母临终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儿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母让仆人刘妈将这幅图收藏起来,并嘱咐刘妈在适当时候交给寇准。寇准一路仕途顺利,做官一直做到了宰相。有一次,他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子,准备大宴群僚。刘妈见时机已到,就将这幅《寒窗课子图》交给了寇准。寇准边看图边读诗,不觉泪如泉涌。于是,寇准立即撤去了寿宴,辞掉了寿礼。从此,寇准清正廉洁,勤于政事,终成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