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专辑155

2018-04-2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写作素材专辑(155)  1、袖扣的来历  袖扣的起源与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作战。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由于气候寒冷,衣服又很单薄,许多士兵被冻得流稀鼻”

写作素材专辑(155)

  1、袖扣的来历

  袖扣的起源与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作战。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由于气候寒冷,衣服又很单薄,许多士兵被冻得流稀鼻涕,因而经常用袖口擦,把袖口部位弄得很脏。 治军严格的拿破仑觉得这样有损军威,便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在士兵袖沿向上的一边钉3颗铜钮扣。这样一来,当士兵再流鼻涕时,他们没法用袖口去擦,从而保持了衣袖的整洁。一位军官由此受到启发,认为把钮扣钉到袖沿向下的一边,可以减轻袖口接触桌面时的磨损。于是,军官袖口向下一边又都钉上了3颗钮扣。这个办法传到民间后沿用至今。这就是西服袖口部位有3颗钮扣的来历。

  2、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体系

  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著名的明星级大学。 荣誉体系,是弗大校政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建立荣誉体系,使学生们生活在一个信任和被信任的团体中,是学校创始人,曾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最大的梦想之一,如今一代又一代弗大人正在将它变为现实。 弗大荣誉体系的主体执行者是全体学生,每个学院定期选出两名代表成为学生法官,一旦发现同学中有违反荣誉体系的行为(即说谎、欺骗和偷窃),学生法官将会立即做出法律制裁。荣誉法庭铁面无私,毫无情面,一旦案情确凿,则该生无论背景、家境、对学校的贡献大小及以往成绩如何,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学校。 举个小小的例子。平时的每份作业、每篇论文或每张试卷,每个同学都要在首页上部工工整整地抄上下面这段文字并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姓名:“我以一个学生的荣誉起誓,我没有为了这份作业/这场考试给予或接受任何的帮助。” 弗大平时的大考小考从来没有监考老师,而我到了弗大的整整一年中,从来没有见过听过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教授们给予了学生们誓死捍卫的荣誉以极大的尊重和信任。上个学期的期末,有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生在社会学的期末考试那一天回家奔丧,临行前教授将试卷交给她说:“回去吧,在飞机上把它做完。”教授并没有要求她提供任何人的监督。 这位女生真的在飞机上把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了,然后将试卷封好交给了一位空姐求其代为寄出。空姐在信封一角写下两行字:“林西·柏德小姐在旅程中用三个小时独立完成了这场考试,美国国家联合航空公司第1433号民航客机的全体服务人员可以作证。我们可以以我们的名誉担保并祝贺弗吉尼亚大学拥有如此卓有成效的荣誉体系和信誉卓著的学生。”这个故事一时传为美谈。

  3、中国人的根

  这是雅思培训课程的最后一天,中国籍英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首最简单的中国古诗,让我们译成英文。 一位同学站起来,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 stairs”时,老师笑了,说:“把你的句子再直译成中文就是‘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听着名诗变成这种味道,教室里一片爆笑。 我们换了各种表达方法翻译,可仍然感觉到总有什么东西不到位。 “为什么呢?你们想过没有?这就是文化差异。这些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永远无法用任何一种东西替代的。将来无论你们出国走到哪里,一定要记得,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根。”

  4、爱的退让

  他祖孙八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是那么聪明,他决定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城里人,让他过上比自己好的日子。 一大家子人,只靠他和妻子种那二十来亩薄田维持,收入仅够糊口。但他四处举债,硬是把儿子送到了城里的重点中学读书。2000年,儿子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时,他已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 儿子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他都全力支持,只是儿子提出要登山时,他犹豫了,但是也只是犹豫,最后他还是答应了儿子,借钱寄给儿子作为登山的费用。可是,儿子这一去就没有回来,当学校把他和妻子招到北京后,告诉他们,孩子们遭遇了雪崩…… 几位遇难学生的'家属向校方提出了一些要求,家属们商量:学校是有责任的,我们要盯住校方,让他们满足我们的要求。遇难学生的家长代表与大家商定:不满足我们的要求,绝不离开。可是,当学校宣布一切后事处理完毕后的第二天,他领着妻子,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便悄悄地离开了北京。刚到家,北京的电话就打来了,是家属代表的声音:“你怎么能走呢?……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坚持下去,他们就会答应我们的条件,你那些欠款一下子就可以还清了……难道你不爱自己的儿子吗?”电话里的声音吼叫着,他哽咽着说:“正是因为我太爱儿子了,我才这么做的。因为,因为孩子在学校表现得那么优秀,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上上下下对儿子印象那么好,我担心我们这样与学校僵下去,对儿子影响不好……”不久,那些家长们也离开了北京。遇难者家属与校方的冲突就这样解决了。 这位家长就是北京大学“山鹰社”在希夏邦玛西峰遇难的学生之一张兴柏的父亲张清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腰店村的一位普通农民。

  5、狐假虎威新编

  狐狸漫步于森林,众兽避之。为什么?因为它后面跟着老虎。这是古老的故事。 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家医院到学校为孩子免费测试血铅。家长自然欢迎。测试结果大量的孩子据说都需要服药排铅。家长纷纷解囊掏钱。如果家长们知道测试的仪器是由某厂家提供的,掏钱买的药也是此厂家生产的,会怎样?如果家长们还知道那仪器是不准确的,测试方法是错误的,会怎样?如果他们又知道,科学的研究表明,中国儿童血铅超标的比例虽然在三分之一左右,但多数只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铅接触,就可解决问题,需要服药排铅的不到百分之二三,又会怎样?如果他们还知道,推销的这些保健品,疗效是可疑的,对儿童身体是否有害是没有可靠保证的,他们是否会像林中众兽,避之惟恐不及?我想,会的。他们害怕的不是科学,而是跟在科学后面的东西,因为那后面的往往可以使科学成为非科学。 科学的结果当然可能带来商业的利益。但科学如果尾随于商业的利益,进而牺牲科学的尊严,那它就变成了老虎的同伙。 社会科学也一样。 要保持科学的价值与尊严,就要保持独立不迁的品格,不能成为形式上走在前面而实际上跟在商业利益、政治利益或其他什么利益后面、证明那利益合理性的一种工具。

  6、美丽的互助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中年人,由于儿子的亡故他终日忧郁烦闷,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天,他正独自在家里睹物思人,忽然镇上年龄最大的老妇人来找他,对他说:“你在城里认识的人多,我闲着没事时写了一部自传,你给看看能不能出版。”他接过那沓打印纸匆匆看了一遍,看着眼前已经耳聋眼花年近百岁的老妇,他的心被深深触动了。老人已那么大的年龄还在做着自己的事,而自己刚刚中年却万念俱灰,他心里产生了浓浓的愧疚感。他附在老人的耳边大声说:“您放心吧!我会想办法的。” 老妇人满怀希望地离开了。她的一生都很清贫,她拒不接受别人的施舍,自己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后来年岁渐大,她的眼睛几乎看不见,耳朵也几乎听不见,便开始用一台老式打字机写自己一生的经历,想出版后卖些钱补贴小儿子一家。几天后,老妇人得到好消息,城里有人愿意出版她的书稿,让她继续写下去,而且每月给她200美元的费用。 镇上的人惊奇地发现,那个中年人从丧子之痛中解脱出来,每天在城里忙他的事,又恢复了以往正常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年,老妇人与世长辞,留下了一大堆手稿。人们曾经看过她的自传手稿,字迹重叠,不仅看不清晰,有的甚至是一纸厚厚的油墨,她的自传根本不可能出版,人们忽然明白了那位中年人为何整日劳作而生活却日趋贫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