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中庄子的写作素材整理
高中作文中关于庄子的写作素材整理 【运用示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
太抒情,太不拘一格,或者说,有时他太出格。同时他又行踪不定。我们可以对孔子的行踪了如指掌,对孟子、韩非?也一样,我们知道他们在哪里求学,然后又在哪里求用;我们知道去什么地方找他们或等他们。但对庄子,我们只有张皇四顾,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有关他的消息总是云遮雾障。
苍白的人生是没有魅力的。庄子之所以有无穷的魅力,就在于他并不简单地只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消极处世的人。
【运用示例】精神的超越
精神超越的人,身处红尘而能俯视红尘,身为众生而能傲视众生。
织草鞋的庄周神情枯淡,不疾不徐。但我相信他此时的精神正在那九万里的高空,青天在背,人世在俯。他是江湖上人,他从水中孕育出那超越尘埃的大鹏,横空绝世,惊?骇俗,逍遥而游,在九万里高空,独来独往,俯视人生,超然洒脱,那份孤独与孤傲,无疑让蝇营狗苟的功名利禄之徒黯然失色。
【运用示例】永恒的乡愁
乡愁是永恒的。因为人类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他不断地寻找家园。庄子留恋的已经失去,他所向往的又迟迟不能到来。德国作家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从庄子那里,我们知道了这种致命的乡愁与致命的寻找,他的哲学就是对失去的家园的怀念。而他自己,也在时时眺望着故,计算着回归的日子。人间的世界不过是逆旅,而这世界又是多么的贫乏混乱,无诗意无色彩啊!所以,当他的老妻去世后,他击盆而歌,送她回到“故乡”。现在,寄寓土屋的旅人只他一个了,他可能更加自由,但也更加无聊与落拓了。
庄子疲倦了,他已经不胜乡愁了。对着永恒消失的故乡,他只能对着落日唱着永恒的恋歌,不再希冀安居;对着被眼泪和血充满的历史之河,他长歌当哭,这是怎样的忧伤绝伦的调子啊。他唱着,掉头不顾了。他一生都浪迹在帝王们找不到他的江湖上,在流浪结束的时候,他走向了永恒,走进了我们代代血脉相传的记忆。
【运用示例】人的异化和精神自由
在商品社会,物对于人的统治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终日为功名利禄所困扰而不得解脱。人创造了金钱,本该是要金钱为人服务,现在,人却要为金钱而奔忙。金钱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了。人好像成为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只是身不由己地、无休止地、没有思想地做着机械运动。金钱,不仅成为统治人的东西,并且人本身也成了物件,成了机器和碎片。庄子高举逍遥游的旗帜,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对抗物对于人的统治。所以庄子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正是人的最高境界。这种人?境界的到达,标志着人格真正意义上的圆满与完善?
【运用示例】淡泊宁静
淡泊宁静的心态,在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是很难保持的。急功近利,高调炒作,狂热跟风,不是很常见的现象吗?
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保持心的虚静空灵,才能接应容纳外物。我们凡夫俗子,自当保持个体精神的.自由、自在与心性的宁静淡泊;就算是诸葛亮那样的政治家,不也宣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吗?
【运用示例】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正直的人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精神。
面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异化,庄子希冀谋求个人的幸福,但又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渴望获得精神的自由,但又难与社会道德均衡协调。因此,尽管楚王以重金来聘,庄子却拒不出仕。他宁愿归于隐士,也不愿坠入名枷利锁。为了在权力的笼罩下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保持无欲则刚的心灵纯洁和头脑清醒,庄子努力寻求精神的完满自足,万物齐一。
庄子人格的独立,保证了精神的自由。他精神的自由,反过来又促成了人格的独立。不为权势收买,不向世俗妥协,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
【运用示例】守望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并不在草长莺飞、杨花柳絮的水软?温之中,也不在平野远树的荒寒枯寂之内。在庄子心中,精神家园意味着化解生命的障碍,使之空灵通脱。
自由是精神的故土,灵魂的家园。因此,《庄子》开篇就是悠闲自在的逍遥游,以心灵的远游体验“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精神愉快,追求“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的自由境界,去掉心理的压抑和欲念,化蝶以适志,箕踞鼓盆而歌,从日常人生的浮泛与虚假中超脱出来,沉醉于生命的彻悟之中,无拘无束,自在逍遥。
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永远只能彷徨和流浪。而彷徨和流浪,永远不能自在逍遥。
【运用示例】孤独和反叛
很多人抱怨孤独。很多人热衷反叛。很多人的孤独与反叛,却仅仅出于精神的空虚。庄子也是一个孤独的反叛者。但是,他的精神并不空虚。他精神漫游,追寻生命意义,以有限生命寻求无限境界。他的孤独和反叛,不是来自空虚而是来自痛苦。他在心灵的撕裂中,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将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相颠倒,甚至幻想取代现实世界,显示了九皋独鹤、空谷幽兰的孤芳自赏和兀傲不驯,蕴涵着一种反平庸、反世俗的魅力。《庄子》,是失意者含着眼的狂笑,是反叛者慷慨激昂的悲歌,是弃世者留赠红尘的一缕梦幻,是孤独者面向乌何有之乡的一声呐喊。
庄子的孤独和反叛,是一种哲学。而我们身边那些孤独者和反叛者中,却有太多由于功利不得满足而倍感失落的俗人。一旦社会张开双臂,他们的孤独马上成为欢乐;一旦财富降临,他们的反叛立即成为同流合污。
【运用示例】反对功利
时代风云变幻,人们一心一意欲盘剥世界以求一己之安乐。不论是刀光剑影,还是唇枪舌剑,都暴露了人性的丑恶。那种往来奔走以求名利的舌辩之士,在庄子心中轻如鸿毛。庄子在污浊的尘世坚持自己的独立选择,寻求精神自由的空间,?他看来,“为官出仕”,远不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逍遥游。《庄子?天下》篇中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多么超卓,多么自在!只有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人,才能真正从功利中彻底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