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五首》详细教案[第二课时]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赏读《客至》《旅夜书怀》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导入课文 二、预读课文 1.《客至》 杜甫的律诗章法极其严格,都是以两联为一层,诵读时应根据诗的内容在两层之间作适当的停顿”

【注】讲授要点: 体会诗中词语的推敲。

《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挥然一体。同时“星垂平野阔”,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而“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四、布置作业

【高考真题演练】2005年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⑴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⑵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答案】 ⑴“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⑵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