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07年北京中考语文分类题集(成语词语运用)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2022-2007年北京中考语文分类题集(成语词语运用)1. (2022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第二部分 有特点的植物在国家植物园里能见到很多有特点的植物,我最喜欢其中四种。沙漠玫瑰原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非”

C.①运输队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间再紧,我们也要把这批物资按时送到边防站。”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①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②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12.(2008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决,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 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2022-2007年北京中考语文分类题集(成语词语运用)(参考答案)

1.  B(评分:2分)

2. B

3. (1)A

【解析】“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用在此处正对应【第一单元】中从“战国时期”到“元明清”3000多年的建城史。

“开源节流”意思是指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用在此处正对应【第二单元】中的“构建多重保障体系,努力建设节水社会”。

“源源不断”指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

“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断地做某件事,精细安排,长远打算。在此处只对应材料中的“节约”,略微片面。

说明:我们还为你分析整理了完整的2022-2007年的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各类题集共20份,点此进入该组题集后可根据提示选择下载。

12.D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