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歇后语

2017-05-14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2016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大全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rdquo”

2016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大全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以下是语文迷网小编精心收集的端午节歇后语,希望同学们喜欢!

  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大全:

  荷叶包粽子 ———— 宽大有余

  裹夹心粽子 ———— 好的在里头

  郭呆子过端午 ———— 平常一样

  二虎老婆缚粽子 ———— 板机上害擦的也是米

  端午日死外母 ———— 轮到着符节

  端午节贴春联 ———— 跟不上形势

  端午节赛马 ———— 走着瞧;走着看

  端午节赛龙舟 ———— 传统节目;争先恐后

  端午节卖粽叶 ———— 过时货

  端午节的粽子 ———— 一串儿

  端午节的黄鱼 ———— 在盛市上;正在盛市上

  端午节才贴对联 ———— 跟不上形势

  端午后的莒蒲 ———— 过时候不顶用

  端午的黄鱼 ———— 在盛市上

  端午吃饺子 ———— 与众不同

  吃粽子蘸蒜泥 ———— 各有各的口味;各对口味

  吃甜粽子蘸酱油 ———— 外咸;外行

  粽子里包蒺藜 ———— 尖对棱

  山里红包粽子 ———— 没找(枣)

  三月龙舟逆水去 ———— 力争上游;个个出力

  菱角碰粽子 ———— 尖对棱;奸(尖)对奸(尖)

  癞蛤蟆躲端午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过端午的龙头 ———— 光耍嘴,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端午节划龙舟 ———— 载歌载舞

  端午节后布谷叫 ———— 过时啦(比喻迟了。)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端午节吃饺子 ———— 与众不同

  端午节包粽子 ———— 有棱有角

  端午节拜年 ———— 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时候

  狗子吃粽子 ———— 无解;难改;难解

  狗咬粽子 ———— 解不开;不解;不求解

  狗熊吃粽子 ———— 抓挠不开

  狗吃粽子 ———— 不会解;解不开扣儿;不解;解不开;解不了那个扣;其食不解;其实不解;无法解;难解;顾不上解要要;不解腰儿;不改;没改;没解;顾小得解腰腰;解不清;没得解;没得改;终归解不开扣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 ———— 现了原形(原形毕露)

  阅读拓展: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传说——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

  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见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

  正好看见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狈,许仙忙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让她们避雨,自己却躲得很远,任凭雨淋。白娘子看见许仙这样老实腼腆,心里更喜欢了,许仙也对美丽的白娘子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乡亲们都很喜欢他们。

  但是金山寺的法师法海却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他悄悄地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怎样识别白蛇。许仙将信将疑。转眼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她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白娘子与守护灵芝草的护卫拼命恶战,护卫被白娘子感动了,将灵芝赠给她。许仙被救活以后,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更加恩爱。

  可是法海还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间生活。他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白娘子和小青非常愤怒,率领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想救出许仙。她们不断作法,引发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围,这就是传说中很有名的.“水漫金山”。法海也大显法力,白娘子因为临产,打不过法海,只得在小青的保护下逃跑。当她们逃到断桥时,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许仙与白娘子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百感交集,不由得抱头痛哭。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远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多年后,小青修炼得道,重回西湖,她打败了法海,将西湖水吸干,将雷峰塔掀倒,终于救出了白娘子。

  端午传说——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传说——恶日说

  民俗专家近日说,端午节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从唐代开始,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成佳节良辰来看待。

  据山东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介绍,一般认为,端午节的形成源于古代的避"恶日"。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这一时期,阳气最盛,各种蚊虫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

  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菖蒲叶子像剑,取祛邪之意),还有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祛五毒的肚兜,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据考证,龙舟竞渡最早也与祛邪有关,人们通过某种仪式把邪气放在龙舟上,开展竞渡,看谁送得快、送得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