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谜语

2022-03-2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关于故事的谜语(精选10篇)  关于故事的谜语有哪些?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故事的谜语,欢迎大家”

  这句话把铁拐李问了个大红脸。铁拐李生气地问:“你这小小的顽童,今年几岁啦?”

  “我的姓正好是我今年的岁数。”顽童这样答道。

  “有意思,你的属相是什么?”

  “我属后年的。”

  “有这样的属相吗?”

  “你猜吧!”

  铁拐李猜了半天没猜着,羞得腾云而去,回去后吕洞宾才告诉他顽童的岁数。

  那么,你能猜出这顽童姓什么?几岁了?

  谜底:每人的.属相十二年轮还一次。顽童属后年的,是说在后年就开始新的一轮,那么他今年就是十一岁。一十一岁,年岁数字可拼成“王”字。是说他姓王。

  故事的谜语8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丈夫和妻子商量正月初一去给岳父大人拜年。可是,这位姑爷家境贫寒,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如此寒酸,有何脸面去拜见丈人?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打算到隔壁刘三家去借件衣服穿。

  刚巧刘三出门不在家,家中只有刘三嫂。于是穷姑爷对刘三嫂说:“大嫂,我明天要和妻子去给岳父大人拜年,可我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更谈不上有件像样的衣服了。您行行好,把刘三大哥的长衫借我穿一天吧。”说着,他用手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那件长衫。

  刘三嫂笑眯眯地说:“长衫倒是有一件,可是正月没有初一啊,你拜的哪门子年?”穷姑爷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正月明明有初一,她怎么说没有初一呢?分明是不愿借给我。

  于是,穷姑爷悻悻地走出刘三的家门,口中还不停地嘟囔着:“哼,正月没有初一,正月没有初一。”忽然他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急忙返身走回刘三家,一面向刘三嫂道谢,一面拿起桌子上的长衫,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朋友们,穷姑爷是怎么弄清楚刘三嫂是同意借给他长衫的呢?

  谜底:原来,刘三嫂的话是个字谜。“正月没有初一”是谜面,打一字。谜底是“肯”。这里用的是增损离合的手法,把“正月”两字上下结构合成,“没有初一”就是去掉“一”字,也就成了“肯”了。这位穷姑爷也真够机灵的!

  故事的谜语9

  明朝江南大才子唐寅,少年时,便爱画山水人物、石头松竹。母亲见儿子有些天赋,便递给他一个行李卷和一包碎银,要他去大画家沈周名下学习深造,以求更上一层楼。

  沈周见小唐寅俊逸清秀、聪明伶利,便收下这个徒弟。唐寅学了一年之后,偷偷把自己的画与师傅的作品比了比,感到不相上下,不愿再学下去了,于是提出要回家“孝敬老母”

  沈周看出唐寅的自满情绪,就叫妻子做了几样菜,端进东厢一间小屋里。师徒二人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谈着话。沈周笑问:“学画一年,想念老娘是吗?” 唐寅连连称是。

  沈周佯笑道:“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可以出师了。” 唐寅拱手施礼:“感谢老师大恩。” 沈周笑了笑,说:“这酒喝得为师全身发热,你帮为师将窗子全部推开,凉快凉快。” “遵命。”唐寅应了一声,起身走到窗前,他推了推西窗推不开,又转身推了推北窗,也未推开。唐寅细细一看,大为震惊,噗通一声双膝跪下:“师傅,我不想回家了,留下我再学三年吧!”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谜底:沈周见徒弟唐寅自满,便在小屋的墙上画了两个维妙维肖的窗子,使唐寅自知画技相差尚远,故要求留下继续学习。

  故事的谜语10

  从前,有两个素不相识的书生在花园里游玩,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在一个亭子里相遇。

  高个子问:“客生贵姓?”

  矮个子回答:“夏商之时夜间光。”

  说罢也问高个子道:“客生贵姓?”

  高个子说:“颠来倒去都是头。”

  两个书生会意,笑着互相施礼,在石凳上坐下后,高个子又问:“客生大名是什么?”

  矮个子说:“小生名叫老牛过板桥。您的大名呢?”

  高个子说:“小生名叫大河失滔滔。”

  双方互通了姓名,开始交谈起来,情投意合,成了好朋友。

  猜猜两人的姓名。

  谜底:矮个子胡生,高个子王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