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的成语
神话故事的成语(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成语故事的经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话故事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话故事的成语1 引言:民间文学的一种。远”
神话故事的成语(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成语故事的经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话故事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话故事的成语1
引言: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神话故事成语:
愚公移山、夸父追日、五丁开山
六龙回日、叶公好龙、穿井得人
涸辙之鲋、烛邹亡鸟、女娲造人
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叶公好龙
井底之蛙、天衣无缝、涸辙之鱼
女娲补天、开天辟地
神话故事的成语2
八仙过海
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或)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则与北海、南海及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拿出玉板开路,将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释放之后,双方才停战。
夸父逐日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的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的心里,于是开始逐日。他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他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人类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夸父山。
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可是人有寿命,她创造的人不久就死去了,于是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牛郎织女
天上仙女思凡心切,下凡来与牛郎私合并生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遣天兵天将来将织女带走。为了防止织女在下凡去与牛郎相会,王母拔下头上簪子随手一划,就出现了银河(银河来历)将牛郎织女隔开。之后因喜鹊同情有情人,每年七夕用身体搭成鹊桥让二人相会。
神话故事的成语3
很久很久以前,杞县是天地的正中心。那时候,杞县一带叫中天镇。中天镇位于中天山上,距离天只有三尺的距离。但中天镇的人却伸手够不到天,因为他们只有几寸高,最高的人也不超过一尺,所以,中天镇也是矮人镇。但在一段时间,镇上的头领镇首家生了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比其他人高很多,各个都三尺多高,可以任意到天上走动。
镇首的大儿子叫共工,二儿子叫祝融,三儿子叫杞人,另外还有个女儿叫女娲。老大长的一头红发,青面獠牙,样子十分可怕。他嘴巴里能喷出水来,和海龙王成了很好的朋友,人们都叫他“水神”。老二祝融,脑袋瓜子一丈多长,脸红的像团火,嘴巴一张,就能吐出火来,人们就叫老二“火神”。老三杞人和女儿女娲长得都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很是好看。
兄妹四人,样子有天壤之别,秉性也大不相同。共工和祝融,脾气火爆,动不动就发火,甚至动手;杞人胆小怕事,树叶掉下来都担心砸了脑袋,整天畏畏缩缩的;而女娲则聪明,善良,惹人喜爱。
有一天,小妹女娲捡到一个天鹅蛋,兄妹四个都想吃。一争一吵,共工和祝融的火爆脾气上来了,俩人就动起手来啦。俩人从地下打到天上,从家里打到外面,打的是天昏地暗,不可开交,不知道打了多长时间,兄弟俩个越打越急,共工一喷水,洪水遍地都是;祝融一吐火,烈火漫天烧。
不知道打了多长时间,祝融吐的火把天都烧红了,像烧红的铁块一样,让人不敢碰,地也烧热了,像个大铁锅,把地上的洪水都给煮开了。共工一看不好,自己怕热,扭头就往西方海龙王的方向跑。共工在前面跑,祝融就在后面追。共工只顾着向西方跑,没看路,不小心一头撞在了不周山上。不周山是顶天的柱子,被共工这么一撞不要紧,不周山塌了,天也就塌了。
天塌了,洪水遍地流,石头到处滚。星星和月亮也往西边滚下去。后来,西方就堆满了石头,成了很高的石头山,这样地上的洪水就往东边流了,就成了东海。
天一塌,可把胆小怕事的杞人吓坏了,他整天直挺着脖子,没命的在中天山上跑来跑去喊着:“不好了,天塌了。”
女娲看到哥哥们这个样子,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就遍地找五色石头去熔炼,然后用石浆补天。就这样,不知道忙活了多少年,女娲总算是把天给补好了。回去又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给杞人找医问药,总算把杞人救得清醒过来,不再到处喊叫,妖言惑众了。
安生日子没过多久,黄帝和蚩尤又打起来了。天地间打的一片黑雾腾腾的,遮云蔽日,什么也看不见了。再加上天鼓咚咚地响,到处杀气腾腾,杞人吓的又犯病了。他又开始每天狂蹦乱叫:“不好了,天塌了。”他整天这样叫,叫得大家人心惶惶的,也没心思耕种,更没心思好好生活了。
大家都对杞人这样喊叫很生气,埋怨他“无事忧天倾”。有一天,气人的两个哥哥共工和祝融正在睡觉的时候,一片树叶掉下来落在杞人头上,他吓得一蹦三尺高,尖声叫道:“天塌了,天塌了。”共工和祝融睡得正香,被杞人这么一叫吵醒了,一气之下,他们合伙把杞人打下了中天山。从此以后,中天山的人们再也没见过杞人。
神话故事的成语4
钻木取火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巢音cháo,就是鸟窝)。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