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的成语

2022-01-18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和马有关的成语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

  秣马厉兵:秣,喂牲口;厉,磨刀;兵,兵器。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备作战。也泛指积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出自《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比喻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及时醒悟回头。出自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六卷:“忽迷忍悟,能勒马悬崖耳。”

  塞翁失马:塞,边塞;翁,老人。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却因此而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出自汉朝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塞上叟失马,人皆吊之。叟曰:‘此何讵不为福?’数月,马将胡骏马而至。”

  鞍马劳顿(鞍马劳困):顿,困顿,疲乏。指长途策马跋涉,劳累疲乏。出自元朝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才显出人心的好坏。出自元朝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若有些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老骥伏枥:骥,千里马;枥,马槽。老了的千里马趴在马槽时,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驾轻就熟:驾,驾驶;轻,轻巧的车。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得心应手。出自唐朝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角乌白: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马工枚速: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