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成语故事(通用9篇)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指鹿为马成语故事(通用9篇),欢迎”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赵高简介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 ,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
指鹿为马成语故事 篇8
指鹿为马的典故: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说那是一头鹿,不是千里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nìng)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指鹿为马的汉语词典解释:
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后汉书窦宪传》:「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
●《旧唐书仆固怀恩传》:「陛下必信矫词,何殊指鹿为马?」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改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唐贺兰进明《古意》诗之一:「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内重之弊,必有奸臣指鹿之患。」
●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指马谁攻秦相诈,入林都畏阮生狂。」
指鹿为马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混淆黑白、以白为黑、识龟成鳖、指皁为白、混淆是非、张冠李戴、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指皂为白
反义词:循名责实、是非分明
用指鹿为马造句:
一、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纵然是长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
三、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四、成语“指鹿为马”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我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故意颠倒是非的人。
五、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六、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七、在正义与真理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人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
八、今天经理说话真是蛮横无理,居然指鹿为马,是非不分。
九、岂不知奴才发烧了可以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十、他竟然敢在大众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胆大妄为。
指鹿为马成语故事 篇9
【注音】zhǐ lù wéi mǎ
【出处】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故意颠倒黑白
【结构】兼语式
【相近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相反词】是非分明
【同韵词】装聋作哑、敲敲打打、从俗就简、涉笔成雅、动静有法、舞文弄法、舍身求法、温文儒雅、抛戈卸甲、神术妙法……
【年代】古代
【谜语】点石成金
【成语故事】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鹿,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
【示例】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