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成语故事

2017-07-0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1【成语】:李代桃僵【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解释】: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1

  【成语】:

  李代桃僵

  【拼音】:

  lǐ dài táo jiāng

  【解释】: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出处】: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举例造句】:

  警察一时疏忽,错抓了罪犯的弟弟,以致发生李代桃僵的情形。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对晋国有大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在事发之前已被秘密送进晋国王宫中。屠岸贾闻讯后,意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晋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上,不肯杀庄姬公主。此时庄姬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晋景公不杀她,就设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但晋国忠臣韩厥让自己的一个心腹假扮医生,入宫给公主看病,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被偷送出官,立即悬赏缉拿。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让屠贼搜到那个假赵氏遗孤,方才会停止搜捕,赵氏嫡脉才能保全。程婴的妻子此时正生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把儿子让公孙杵臼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贼摔死了婴儿。他认为已经斩草除很,放松了警戒。程婴已经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贼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过了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戈讨贼,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陈冤已雪,于是他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死后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他们的美名千古流传。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2

  战国末年,赵国北部经常遭受匈奴的侵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赵国的大将李牧接受赵王的委托,领守北部军事重地雁门关,以防匈奴进攻。

  李牧一到雁门关就下令守城军士不得出战,每日吊桥高挑,免战高悬。不但如此,还天天杀牛宰羊,与将士们饮酒作乐。

  匈奴不知李牧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他们哪里知道,李牧表面上松懈,实际上暗地里天天都在练兵,积蓄力量。

  几年之后,赵军人强马壮,士气高昂,大家铆足了劲儿,要和匈奴一决高低。

  开始的时候,李牧派出小股部队保护边疆的百姓放牧,匈奴见到有机可乘,就一窝蜂地冲上来,掠夺财物。赵国的'士兵和他们交手,三两个回合就败了下来,匈奴轻易得手,好不高兴,他们以为李牧是一个胆小无能的人,根本不必在乎。

  有了几次这样的冲突之后,匈奴单于认为时机到了,亲率大军向雁门关发动了进攻。

  李牧成竹在胸,早就引军埋伏在匈奴的必经之路,等匈奴一进入包围圈,他一声令下,将匈奴杀了个人仰马翻。

  经此一仗,匈奴元气大伤,从此再也不敢轻易犯境了。

  李牧牺牲了小小的利益,获得了很大的胜利。

  还有一则赵氏孤儿的故事十分著名。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被势力强大的赵氏家族成员所杀。几年之后,晋景公即位,他的宠臣屠岸贾进谗言说:“赵氏家族过去就有弑君的行为,现在他们又密谋造反呢。”

  晋景公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就命屠岸贾将赵氏家族斩尽杀绝。

  这个消息传到赵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赵朔的耳朵里,他就把自己怀有身孕的妻子送入宫中避难,自己则自杀而亡。

  后来,赵朔之妻生下一子,取名赵武。

  但是,不知何人走漏了风声,屠岸贾开始四处寻找赵朔之妻和他的孩子。屠岸贾为了斩草除根,命令把晋国之内一个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全部杀死。有谁胆敢隐藏赵氏孤儿,将处以极刑。

  危难之时,赵家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挺身而出,商议如何才能救下赵氏孤儿。

  程婴有一个儿子与赵武同龄,他想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去死。

  公孙杵臼说:“你肯为主人作出这样的牺牲,我又怎能保全自己呢?”

  程婴不解其言。

  公孙杵臼说:“你把孩子交给我,然后你往屠岸贾处告发我,说我隐藏了主人的儿子。这样一来,屠岸贾必然不起疑心。我和你的孩子被处死之后,你将主人的儿子抚养成人,将来为他父母报仇。”

  程婴垂泪不已,依计而行。

  就这样,赵武的生命得以保全。

  在赵武15岁那年,晋悼公为赵家恢复了名誉和地位。程婴把当年发生的一切告诉了赵武,赵武不禁痛哭失声。他进宫去见晋悼公,说:“屠岸贾为非作歹,死有余辜。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请大王允许我为赵家报仇雪恨。”

  晋悼公同意了赵武的请求。

  桃树要受罪遭难了,由李树来代替,桃活李死,即“李代桃僵”。以此比喻各种代人受过、受难的现象或做法。

  程婴、公孙杵臼正是用“李代桃僵”之计,为赵家报仇雪恨留下了一条根。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3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语故事】从前有兄弟五人都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因为得到皇帝赏识,当上了侍中郎,过上奢华的生活。兄弟中一人犯法,其他的则互相倾轧。有人就用诗评判:“桃生露井上,李树在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出处】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古乐府诗《鸡鸣》

  【释义】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相近词】代人受过

  【反义词】嫁祸于人

  【同韵词】桂馥兰香、表面文章、告老还乡、立业安邦、自做自当、羞愧难当、改弦更张、拿贼拿赃,拿奸拿双、世代书香、嘟嘟囔囔。

  【成语举例】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清·黄遵宪《感事》诗

李代桃僵成语故事4

  李代桃僵的成语故事说的是汉武帝时社会太平,却有一种怪现象,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得了势,就马上成为显赫一时的皇亲国戚。但是他们作威作福,最后不得不沦为刀下亡魂。有五兄弟,其中有一人犯了法要受刑,其它四人不闻不问。

  1 、李代桃僵的故事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乐歌辞》便为其中一类,原本是民间歌谣。而这辞里有一名篇《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无常的生活现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