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成语故事
百折不挠成语故事
百折不挠成语故事1【成语】:百折不挠【拼音】:[bǎi zhé bù náo]【解释】:意指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这时,官府派来缉捕强盗的士兵已经团团围住了桥玄府,但大家不敢贸然行动,害怕逼急了会伤害人质。桥玄见大家犹豫不前,就在院内向外大声疾呼道:“你们快来捉拿强盗,不可因小孩放走贼人!”于是,士兵蜂拥而入,强盗终于被擒,但桥玄的小儿子却惨遭强盗毒手。
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案件,桥玄强忍着失去爱子的悲痛,上书皇帝,建议制定一条新的法令,规定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人,一律不准用钱赎回,官府抓到这样的强盗也统统斩首示众。这条法令公布后,绑架人质的事件才逐渐绝迹了。
桥玄年轻时,在县里做功曹,虽然是个芝麻大的小官,可是他尽职尽责,做事一点也不马虎。那时,县里有个叫羊昌的人。是当朝大将军梁冀的好朋友。羊昌犯了罪,别人不敢奈何他,桥玄却不畏权势,大胆向上司检举羊昌的罪行。他当汉阳太守时,发现自己的下属皇甫祯贪赃枉法。在查实之后,立即将他捉来处死,使汉阳郡官民为之震动。
后来,桥玄担任了尚书令,他又直接向皇帝告发大夫盖升搜刮民脂民膏、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罪行,建议皇帝从严惩处。可是皇帝与盖升关系密切,不但没有降罪于他,反而升了他的官。桥玄很气愤,便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辞官回到乡下去了。
释义
形容意志坚强,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
百折不挠成语故事4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