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楼阁成语故事

2017-08-08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1【成语】:空中楼阁【拼音】:[kōng zhōng lóu gé]【解释】: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1

  【成语】:

  空中楼阁

  【拼音】:

  [kōng zhōng lóu gé]

  【解释】:

  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出处】: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以之比喻明澈通达、虚幻的事物或空想。《朱子语类》卷一百:“问:‘ 程子 谓 康节 ( 邵雍 )空中楼阁。’曰:‘是看得四通八达, 庄子 比 康节 亦髣髴相似。’”

  【举例造句】:

  他脑袋里满载着空中楼阁回到了寄宿处。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百喻经》,佛教书名,全名叫《百句譬喻经》,印度僧伽斯拉著,南朝齐求那地译,共二卷。书名的意思是说打一百个比喻,但实际上只有九十八个,内容是规劝世人,宣扬佛法。

  这个故事极为有趣,它尖锐地嘲讽了那个饱食终日、一窍不通的富人,赞扬了木匠重视基础的求实精神。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2

  从前,有一个财主想住三层楼,他找来了许多工匠,昼夜干活,几天的功夫,楼就起来了一层。

  财主看了生气地说:“为什么盖第一层,我要的是第三层!”工匠们不明白,没有第一、第二层哪来的第三层?财主责怪工匠不会在半空中建起一个三层楼,他找了好几批工匠,也没人能干这活。财主最终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了。

  “空中楼阁”原意是指建筑在半空中的楼阁,现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事物。

  近义词

  海市蜃楼、镜花水月、虚无缥缈

  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虚无缥缈: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反义词

  脚踏实地、言之凿凿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小贴士

  成语“空中楼阁”意思是没有基础的建筑在半空中的楼阁,人们常用它来讥讽那种不切合实际的主观空想,或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这个故事极为有趣,它尖锐地嘲讽了那个饱食终日、一窍不通的愚蠢的富人,赞扬了木匠重视基础的求实精神。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3

  古时候,有一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望另外一家富翁。到了这家富翁住处时,但见那楼房建造得十分华丽美观,明亮轩敞,心中十分羡慕。他呆呆地望着楼房。暗暗地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为什么不可以很快造一座这样的高楼呢?

  他回到家后,马上就把木匠找了来,问道:“那气派非凡的高楼是你造的吗?”木匠说:“是我造的。”富翁很高兴,跟木匠说:“你也照样给我造一座那样的高楼。”木匠表示同意。

  没多久,木匠就动手建造高楼了。富翁看到工匠从地上修房造屋,感到奇怪,就问道“你们准备干什么呀?”木匠答道:“修三层楼房。”富翁听了,直摇脑袋,着急地说:“我不要下面两层,赶快给我造最上面的第三层。”木匠听了这傻话,真是哭笑不得,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说:“这是无法办到的,不先造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是建造不起来的。”富翁坚持他的意见说:“我而今不要下面两层,你们一定要给我建最上面的那一层。”

  当时人们听说这件事,笑得前俯后仰,都认为是天下奇闻。

  后来人们便称这种没有第一、二层的第三层楼为“空中楼阁”。

  后来人们就用“空中楼阁”比喻言行不切实际,思想行为没有基础,或脱离了客观实际的虚构事实。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4

  成语: 空中楼阁

  所属朝代: 唐代

  拼 音: kōng zhōng lóu gé

  出 处

  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解 释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典 故

  在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

空中楼阁成语故事5

  【注音】kōng zhōng lóu gé

  【典故】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史记·天官书》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

  【释义】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虚幻的事物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虚无飘渺、海市蜃楼

  【相反词】脚踏实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