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七字成语
小学生七字成语大全导语: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
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
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一寸光阴一寸金——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钱不落虚空地——比喻丝毫不浪费。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
有过之而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旧时形容金钱万能。
有一利必有一弊——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宰相肚里好撑船——谀人肚量大。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置之死地而后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不能登大雅之堂——形容不够文雅。
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见棺材不下泪——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