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坐针毡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2017-11-07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如坐针毡的意思及成语故事【成语】:如坐针毡【拼音】:[rú zuò zhēn zhān]【解释】: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处】:《晋书&middo”

如坐针毡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成语】:

  如坐针毡

  【拼音】:

  [rú zuò zhēn zhān]

  【解释】: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

  《晋书·杜预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举例造句】:

  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如坐针毡,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

  【成语典故】:

  “如坐针毡”出自《晋书·杜预传》。它讲的.是西晋时候,名将杜预之子杜锡,学识渊博,性格非常耿直,在做了太子中舍人以后,多次规劝晋惠帝的儿子愍(mǐn)怀太子。愍怀太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杜锡没有发觉,屁股被扎得鲜血直流。第二天,太子故意问杜锡:“你昨天出了什么事?”杜锡难以开口,只好说:“昨天喝醉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太子说:“你喜欢责备别人,为什么自己也做错了事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