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诸同好的成语解释

2018-10-01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公诸同好的成语解释  【成语】:公诸同好  【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  【简拼】:gzth  【解释】: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

公诸同好的成语解释

  【成语】:公诸同好

  【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

  【简拼】:gzth

  【解释】: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示例】:虽经同人研究再三,余心犹耿耿,未敢公诸同好。 清·胡凤丹《〈龙川文集〉辨伪考异跋》。

  【近义词】:公诸世人

  【反义词】:秘而不宣、藏之名山

  【语法】:作谓语;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同爱好的人。

  【顺接】:好丹非素 好为事端 好为人师 好为虚势 好义急公 好乱乐祸 好乾好羞 好事之徒

  【顺接】:百岁之好 百年之好 兵不逼好 重修旧好 重归于好 从吾所好 夺人所好 阿其所好

  【逆接】:城北徐公 登明选公 砥节奉公 砥节守公 点滴归公 废私立公 割臂盟公 公门有公

  【逆接】:公不离婆 公之于世 公之于众 公之同好 公买公卖 公事公办 公仪之操 公余之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