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

2022-03-0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用到谚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谚语是老百姓的智慧结晶。还记得以前背过的谚语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谚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打春阳气转,雨”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谚语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