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的谚语
有关自然现象的谚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自然现象的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现象的谚语”
9、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的意思是说太阳下山时,西边有云发展过来,天气由晴变阴,很快会下起雨来,这句谚语适用于春、秋季。在春秋两季,高空多吹偏西风,天气系统多自西向东移动,日落时云层上涨,说明西边的降水天气系统已经开始侵入到当地,故很快会下雨。
10、东虹日头,西虹雨太阳光穿过云中水滴时,由于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叫虹。水滴越大,彩色越鲜艳。因为虹都出现在太阳的相对的方向,有西虹时,说明西边的大气中存在大量水滴,它随着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来,本地将会下雨;虹在东方,说明东边的大气中存在大量水滴,由于天气系统已东移过境,未来本地就不再下雨了。
11、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因此蓝色的光被大气散射殆尽,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太阳颜色呈胭脂红。由于大气中已经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等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但是,应该指出大气中仅有较多水汽和尘埃(主要起凝结核作用),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如系统影响、山地作用、热力对流等)的影响是不足以形成降水的。因此“日落胭脂红”,只能说未来天气阴雨可能性较大,还要参考其他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如果具备才可能讲天气将转阴雨,否则是不可能出现“无雨便是风”的现象的。下句:今夜满天星,明天好出门。
12、天上炮台云,地上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13、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积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降临。因为当有这种云出现时,说明中层空气不稳定,因此到了下午特别容易产生雷雨。
14、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鱼鳞斑”,是指气象学上的透光高积云。一般在三、四千米的高空出现,是由许多灰白色的小云块,有规律的排列而成。各个云块互相分离,又互相并合,在云块的空隙,可以看见蓝天;云层较厚的地方,也能显示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整个云层比较薄,中心稍厚,看上去中心灰暗,边缘较薄而明亮。一明一暗宛如鱼鳞。云块排列整齐,又象屋顶上的瓦片,群众叫它“鱼鳞斑”或“瓦块云”。这种云多在高气压的控制条件下,大气比较稳定,是在中空逆温层下形成的云,是晴天的征兆。所以,群众中流传着“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的说法。
1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被散射之后,照在云层上,就会呈现出鲜红和金黄色的彩霞。早霞,说明西方有云层发展,而且白天时空气一般不稳定,未来天气将转阴雨;而晚霞,说明云层已经东去,而且晚上一般对流作用减弱,未来天秘将转晴。
16、地黄有风,天黄有雨太阳落山时,如呈现黄色,这是大气中灰尘和水汽凝结的现象,天空中既有大量水滴凝结,即有产生阴雨的可能。
17、云绞云,雨淋淋在同一时间内,空中存在着互相重叠高低不同的云,云的移动方向极不一致,同时多少伴有一些破碎云片,互相穿行,显得混乱。出现这种云绞云的混乱状况,多是处于低气压的.前方,空中存在着扰动气流而成的;或者是冷暖空气在本地交锋而产生的。这两种条件下,水汽充足,大气不稳定,云层很厚,常有积雨云存在,会下雨,还会出现雷雨,同时伴随有较大的风。
自然现象的谚语3
1、大雾不过三,过三半月平。
2、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3、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4、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5、冷收麦,热收秋。
6、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7、冷得早,暖得早。
8、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9、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10、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11、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12、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13、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4、圩里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15、上钓几下钓雨。
16、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17、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18、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19、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20、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21、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22、蚯蚓上路爬,雨水乱如麻。
23、老龙瘢、不过三。
24、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25、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26、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27、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28、龟背潮,下雨兆。
29、冬季干冷春季寒。
30、天上钓钓云,地上雨淋淋。
31、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32、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33、霜打片、雹打线。
34、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35、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36、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37、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8、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39、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40、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41、月亮生毛,大雨滔滔。
42、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3、燕子低飞,要下雨。
44、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45、大雪兆丰年。
46、麦怕清明连夜雨。
47、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48、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49、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50、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51、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52、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5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54、夏作秋,没得收。
55、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56、东比风、下雨的老祖宗。
57、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58、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59、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60、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61、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62、日晕主风、月晕主雨。
63、猪街草,寒潮到。
64、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65、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66、北风无露定有霜。
67、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68、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69、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0、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71、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