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大

2018-05-1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气象谚语大汇总  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  云往西,披蓑衣;  云往北,好晒麦。  里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重阳无雨春十三,十三”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久热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关于雷电的谚语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 东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苏常州)

  * 东拉西拉,泊泥湖里开拆;南闪一夜,北闪对射。(河北 )

  * 东闪西闪是空骗,南闪停三天,北闪在眼前。 (江苏常熟)

  “东拉西拉”即“东闪西闪”,“东霍”均表示雷雨发生在东面。因为基本气流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它不会再影响本地。

  *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浙江黄岩)

  若雷雨云在太远的地方,这里就听不到雷声,只看见东闪西闪的电光。雷雨是热天空气对流造成的。此地虽然不下雷雨,但当地天气仍是很热的。如果听到雷声绕圈转,则表示很近地方有雷雨发生了。因为附近的云块密蔽,云面凹凸不平,所以造成回声。既然雷雨发作在附近,雨就不久就到。

  其次,当冷暖空气在当地上空交锋时,由于它们势均力敌,你来我往,相对十分猛烈,形成了“绕圈转”的现象。达时易于生成锋面。因而出现“有雨不久远”的现象。

  * 顶风雷雨大,顺风雷雨小。(浙江黄岩)

  * 逆阵易来,顺阵易开。(江苏苏州)

  “阵”就是雷阵雨,逆和顺是依雷阵雨的行动方向而定的。譬如雷阵雨从西向东走,本地吹着东风,和阵雨相逆,这叫做“逆阵”;反之,如果本地吹着西风,和阵雨的行动方向一致,这叫做“顺阵”。雷雨是从雷雨云下来的,雷看云识天气云是天气变化最明显、最直接的标志,云的形状、数量、移动、颜色、厚度以及出现方位等反映了大气的运动和水分状态。因此,云的演变能预示未来天气的变化。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更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象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的, 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 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