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之道

2015-06-0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谦虚”之道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十分崇尚传统礼节的民族,谦虚这一良好品德自然也囊括其中。谦虚是好,而过度为自卑,甚少则为自负了,在我看来,中国人的确没有把稳这尺度,便沦为了后者。 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十分崇尚传统礼节的民族,谦虚这一良好品德自然也囊括其中。谦虚是好,而过度为自卑,甚少则为自负了,在我看来,中国人的确没有把稳这尺度,便沦为了后者。
  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很多人都将这一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为勉励自己保持谦虚的品格,有正确理解的人 总会分场合,分目的地去践行,因此受益匪浅。
  其实,在有些特定的情境与场合下是不必太拘谨与谦虚的,如果脑子里一味地想着这些君子之道,会失去很多自己梦寐以求的机会。
  就如在发表一些重要观点的会议上,如果自己萌生了一些念头,但又被所谓的谦虚之道无情打消,让那些在实质上并没有自己这些想法出色的言论占了上风,那便是得不偿失了。所以,谦虚,并不意味着事事都要忍让。
  中国人的谦虚有时会让那些老外们瞠目结舌,甚至感到恶心,因为,我们的过分谦虚常常会让说正常话,做正常事的他们觉得不自在,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了。韩寒在《杯中窥人》里说道:中国人说惯了小话,遇上正常的话就当作是大话;中国妇女裹惯了小脚,遇上正常的脚便是大脚了。如此待人,当然让国际友人们不舒心了。
  我所认为的谦虚不是渗进骨子里的,也不是显于表面的,而是适当、智慧的谦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