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用来感受的
爱是用来感受的
有关部门对五所学校的120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调查对象回答“是”。然后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问卷:“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者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有方法、有策略地实施爱的行为,在爱中走近、走进学生的心灵,也赢得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愿意把他的痛苦和欢乐、把他的忧伤和愉悦、把他的情感和心事、把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告诉你的时候,你的爱的付出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二 、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爱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并不是学生对我们缺乏爱,而是我们缺乏感受爱的心灵。”——李镇西
罗丹的这句名言常常引起我的共鸣;可李老师延伸出的这句话,却使我内心一颤,继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那充满“爱心”的心灵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学生那“润物细无声”的爱,他把学生一声亲切的问候、生病时一个关切的电话、耳边一句亲热的悄悄话……都看作学生对自己的爱。而且觉得学生给予自己的爱远比自己付出的多,因此才会有那深情的鞠躬,才会有那满眶热泪。自从我看过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就开始试着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细细数来,蓦然发现,学生的爱无处不在,原来我所做的一切也是在回报学生对我的爱。
(一)在学生的努力中感受爱
上学期期末复习,我班许多学生感冒、发烧、咳嗽,上课时咳嗽声此起彼伏,当别班请假人数达到十多人时,我班没一人请假,连平时特调皮的男生,也能坚持白天上课,晚上再挂水,不幸的是,我班老师相继感染,数学老师最严重,上吐下泻,医生说他感染上了变异病毒,要住院观察,离考试只剩一个星期,数学老师躺在医院里急,我心里也好急啊。上课前我对学生说:数学老师病了,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考不好数学的名正言顺的理由,谁让老师生病住院的?由于初三比较紧张,三天分别来了三个不同的老师代我班的课,那些老师都向我反映说:我们学生听课很认真。放学前,我表扬了他们,并说:好像我们没有理由考得很差,因为这几天你们吸收了其他老师的精华。可难题来了,数学试卷没人评讲。最终我去评讲了那些卷子,并布置了家作:看懂复习卷,不懂相互问。第二天中午,走进教室,只看见同学们大多在互相问问题,班长走上来对我说:老师,你别担心,不会考砸的。 我发自内心的笑了,期末考试很快来临,我们班从期中考试的中等水平考到了年级第二!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仿佛坠身于爱的汪洋中,感受着这份人间最真挚的情感——“爱”!学生在用行动回馈老师的爱,我感受到了学生纯真的心。
(二)在学生的眼泪中感受爱
我班现在有个学生吴扬,初一的时候尽管不在我班,但那时就认识了,因为他经常地犯错。初二分班来到我班,他原班主任告诉我,有了他,可以分掉你一半的时间。一看成绩:语文58,数学31,英语及格了61。(背书,奖状,家长会)因此,各位辛勤的班主任,在你们不断付出自己对学生们的爱时,请不要忽略感受学生给予我们的回应。也许这些爱体现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小小细节上,请用心的感受学生给予我们最纯真、最真挚的爱吧!爱是无处不在的,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抹淡淡的微笑,一抹淡淡的眼泪,都是爱的传递。
(三)在学生的成长中感受爱
十多年花开花落,我的生命,一点一滴,与学生一起成长。尽管每一次的感动都是在瞬间被点燃,但是这些感动一直被我小心翼翼地封藏在记忆深处,遥念想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而今,这尘封已久的记忆被再度开启,深藏于记性深处的那份感动亦被唤醒。记得那是04冬天的下着大雪的下午,门卫打来电话,走到那里一看:原来是徐晨,7月刚毕业的一名女生,那天她特意向中专的班主任请假,把她第一次亲手织的一条雪白的围巾送来给我。(语文背诵,英语默写,跑回家告状,在家大小姐脾气,原因:生她不容易。每天放学后半小时谈话)
我的心在被她感动着。冒着大雪送来的一条围巾不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信任和支持吗?我只想说:做班主任,我值了。
如果要问我17年班主任收获了什么?答案应该是很多,而最多的,却的的确确收获了感动、满足和一种被托举起来的幸福。我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爱的感受中走向完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春蚕至死,蜡炬成灰”说明了班主任无私的奉献。
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付出,多一些方法,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去感悟学生的真情。让我们也像李老师那样,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那样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也能编撰出一本自己名字的《爱心与教育》。让世界充满爱,让师生感受爱,让教育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