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偶感
读史偶感
3849字作文: 天花和梅毒:人们都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殖民者对印地安人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哥伦布,把天花由欧洲带到了美洲,而死于天花的印地安人,远远超出了死于殖民者枪口
三七开和百分之九十五:三七开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辩证法,95%更是历来区分革命群众和极少数坏人的基本界限。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功绩,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能不能三七开?如曾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吴芝圃,作为老革命长期浴血奋战,对党有着突出的贡献,但却在三年困难时期犯了错误,这一错误导致河南死人最多。如何三七开?再假设一个人检查出患有肝癌,尽管他全身的其他器官都是好的,95%没有问题,只有5%有病,况且有病的肝脏也是95%是好的,只有那么1厘米大的地方有癌变,是否也适用95%定律?据谢泳的《1949~1976年中国知识分子自杀状况的初步考察》,正是在95%的逻辑下,1967年8~10月,湖南道县就有326人自杀;文革时期湖南零陵地区自杀人数达到13797人。一轮又一轮地清除5%,最后究竟是百分之几!
证伪问题:波普尔的试错法,至今在科学方法论中占有重要位置。不能证伪的科学,肯定是伪科学。证伪方法的本质,在于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局限与理性的缺陷。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际就是这种含义。而科学迷信的问题,也就出在不准证伪上。一旦有不准证伪的科学,肯定已经不是科学。当然,证伪说不是没有局限。佛罗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尽管在方法论上摆脱了神秘主义而属于经验科学观,且能得到实验心理学的支持,但却因其无从证伪而被许多学者诟病,他本人也始终未能得到世界上任何一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学位。反过来,中国现在有那么多号称是科学的东西不准证伪也不能证伪,说明了科学在中国的尴尬。
爱国主义:国内不管什么都和爱国主义能挂起钩来,狭隘的民族意识统治了一切。洛阳人郎保玉漂虎跳峡,理由是“不能让外国人抢了先”,但正如刘亚洲所言:“动机不纯,心态不平,胸怀不宽,粉身碎骨已注定。”上海人余纯顺四次孤身进出西藏,横穿塔克拉玛干而于1996年6月在罗布泊送命,也是为爱国而献身。而英国老太太卡拉,以平和的心态,靠现代化的工具,穿越了这片沙漠。刘亚洲还说:“郎保玉勉强算条好汉。后来壶口出现的汽车、摩托、自行车,统统混蛋。”“跳壶口,是爱国主义;漂虎跳,是民族自尊;穿大漠,是为四个现代化奉献。荒诞被当成庄严,甚至被当成神圣。我们荒诞了何止百年?”(《中国空军》2000年第2期)盲目的爱国主义是十分危险的,当初希特勒所用的,正是雅利安人的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爱国主义。在《我的奋斗》中,他就是以“我们——最神圣的雅利安人——为了保卫这神圣——必须不顾一切的……”语法,在神圣的旗帜下掀起了罪恶。我们有没有这种危险?恐怕是有的。前些年一片甚嚣尘上的说“不”声,是否就是一种征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