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转载)

2007-10-28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父亲(转载)
3444字作文:  1.父亲老了     我第一次觉得父亲老了,真正地老了。当去年冬日的一个黄昏,漂泊在外我,背着行囊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走在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我又望见了寂静的田野在冷风里如斯


  1.父亲老了  
 
  我第一次觉得父亲老了,真正地老了。当去年冬日的一个黄昏,漂泊在外我,背着行囊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走在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我又望见了寂静的田野在冷风里如斯苍茫,我又望见了黄昏里的老屋在夕阳下如斯静默。  
 
  父亲坐在屋檐下的木凳上,佝偻着身子,在四处张望。他该是早已等待他远行的儿子归来,冬日的冷风吹动起他已斑斑的白发,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已打湿了我的双眶,我不禁哽咽地叫一声“爸!”。  
 
  我的父亲真的老了,我已经七十五岁的父亲真的老了。我从未认真地想过,我那强悍的,脾气暴燥的父亲会老,可此时微佝着身子站在我面前的男人,真的老了!悲凉不自觉地涌上了我的心头。  
 
  2.脾气暴燥的父亲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直是个脾气火暴的汉子,用受尽委屈母亲的话说,他们老王家就是这副德性。  
 
  我儿时,甚至现在对父亲的火暴脾气一直耿耿于怀。我是他最小的孩子,父亲年近半百才有的最小的孩子,理应得到他的百般疼爱。可事实上恰恰相反,他几乎从不给我一个笑脸,我从小仿佛就是他的对头(虽然我与他作对,但我的天性里不自觉地遗传了他的暴燥与倔强),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记得有一次,他差使我去大伯家借东西。本来这是个很平常的的事,但我的大伯是个心胸狭窄的人,每次我去借东西都罗里罗嗦,我小孩子的天性让我作出拒绝,我惧怕与讨厌见到大伯那副拉得老长的阴沉面孔。我立在那里,嘟着嘴不动。正等着工具急用的父亲再三催促,我强着脖子就是不去。父亲火了,竟随手操起一根木条打在我的身上,木条顷刻间断了,我的身上也立马肿起长长的一条血痕。恨透了父亲的我,竟几个月没叫他一声。  
 
  3.母亲的哀怨  
 
  我曾以为母亲与父亲的结合是一个错误。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多么般配,年轻时的父亲高大英俊,母亲温柔美丽。少年时在父亲的一次毒打之后,我竟埋怨母亲为何找了这样一个没有感情的男人。别人听后,也许当作一个笑话,没有他们的结合,哪有我的存在?可这些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母亲原本是一个书香人家的女儿,她家的祖上,一直是以教书为业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我外公的弟弟还是当时三、四十年代暨南大学里的教书先生。可这一切都在解放后的遍布中国的“浮夸风”,“三反五反”之下消逝了,先是我外公的弟弟被打成反革命,在狱中度过二十多年的黑暗岁月,妻儿逃到国外,小外公至死都不知道他们的下落。接着我的外公,两个舅舅,一个姨在饥荒中活活饿死。无依无靠的外婆带着一大堆年幼的儿女,逃难到江西,在百无选择中,不满十六岁的母亲嫁给了年近三十还未成家的父亲。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是父母没完没了地争吵,是父亲一次次地摔盘砸碗。而更多的是母亲一个人的独自哭泣与忧伤。因为多次争吵的结果,得来的是父亲对母亲的毒打,甚至奶奶与叔伯们对母亲的欺凌,孩子尚小、无依无靠的母亲唯有选择沉默,甚至还一度精神失常。幼小的我,常常眼泪汪汪无助地看着母亲在痛苦中煎熬、挣扎。  
 
  4.父亲在夜色里奔跑  
 
  我至今能清晰地记得父亲背着患病的我,在田野里奔跑。那是儿时记忆里父亲对我少有的几次感动。  
 
  小时候,我一直是个体质不好的孩子,感冒这样的小病接连不断。疼得母亲常常不自觉地抚摸我小小的头颅,暗自垂泪。那一次我又感冒了,在当天夜里,感冒急速地转化成急性肺炎,烧得我乱说糊话、大喊大叫。朦胧中,我感到一双从未有过的大手把我迅速地抱起,又放到宽阔的背上,飞向清冷黑暗的无边夜色里。在我一路的哭喊中,我分明感到父亲结实身躯里散发出来的温暖气息与急速、颤抖的呼吸,伴着耳畔呼呼的风声。在病痛的折磨中,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静在我小小的心间弥散开来,我的哭声竟渐渐平息下来。  
 
  我醒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平生第一次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父亲,我觉得父亲竟是那样地陌生,他的眼里竟也会放出像母亲一样柔和的光芒。  
 
  我小小的童心里,甚至奇怪地希冀,我再有这一场疾病。可自那以后,我的身体一日日健康起来,这样的疾病再也没有来过,父亲一如既往地板起他的面孔。  
 
  5.庄稼地  
 
  父亲一走进庄稼地,便一脸地柔和,住日坚硬的脸上还显现出丰富的表情,有时甚至哼起欢快的歌子。他一株一株地精心伺弄着他的庄稼,仿佛庄稼才是他该精心伺弄的儿女。儿时的我,常常有几分嫉妒与失落,叹惜父亲爱庄稼甚爱于我们。甚至我有一次,偷偷地拔掉几株父亲每日特意精心培育的棉花,以缓解我心中的不平。  
 
  他精心地伺弄着他的庄稼,庄稼也常对他报以丰厚的回报,我们家田地的产量常让村人吃惊,这高产量的另一个回报,是我们这些他不喜欢的孩子都能安心地读书。  
 
  父亲确实是个干农活的能手,我至今还弄不明白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性情木讷、坚硬的父亲,竟有这么多本领。他种植庄稼的经验、他因地制宜发明的农具,被农科站的专家向全县农民推广。没学过木匠的父亲,却能做出一件件有模有样的家具,也能编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箩筐,常被母亲当作礼物送给乡邻。甚至在丰收年景的春节,父亲会破天荒地给我们扎几顶风筝,糊几盏火红的灯笼。  
 
  6.流泪的父亲  
 
  我平生只见过父亲流过两次眼泪,我以前从未想到我强悍、能干,甚至蛮横的父亲会流泪,可我有两次分明看见闪动在父亲眼里的泪光。  
 
  那是我还在刚上中学的那年,操劳与伤心过度的母亲终于病倒了,一种很严重的败血症,连医生也撤手不管了。母亲整日地躺在床上,满心的愁怨。不谙世事的我,根本不知道母亲患了几乎要夺去她生命的疾病,仍像个小傻瓜一样每日上学、放学。母亲也刻意向我隐瞒,每次见我都强作欢颜,苍白、枯黄的脸上浮着一层浅浅的笑意。可有一天下午,提前放学回家的我,我推开母亲的房门,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父亲正坐在母亲的床前,捂着已气若游丝母亲的手在轻声抽泣,我不禁也失声痛哭起来,与其是为将要死亡的母亲而哭泣,还不如说是被一直对母亲打骂的父亲所感动。  
 
  不知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把母亲相助,还是父亲迟来的爱,母亲的败血症竟不治而愈。还有令我惊讶的是,父母之间再也不会争吵了,父亲再也直到至今也没对母亲动过手。现在罗嗦的反而是母亲,母亲一受到父亲委屈的时候,便一一历数父亲的罪状,父亲则不是远远地避开,就是报之以歉意的微笑。  
 
  现在想起这段往事,我真不明白他们之间的情感,也许永远不能明白,也为儿时对他们的偏见感到隐隐地惭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