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祭

2007-10-1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泪祭
4545字作文:一〉   “叮叮叮---------咚”“叮叮--------咚咚咚---------------”   一阵哀怨缠绵的琴音从远处幽幽传至。虽然隔着空气,但如画,朱唇艳若樱桃,明眸灿若

一〉  
  “叮叮叮---------咚”“叮叮--------咚咚咚---------------”  
  一阵哀怨缠绵的琴音从远处幽幽传至。虽然隔着空气,但如画,朱唇艳若樱桃,明眸灿若星辰。只是,在她的眉梢眼角间却有着一股说不出,化不开的愁苦颜色,似乎是心中有着无限辛酸惆怅却又郁郁不得舒怀。仍然听得人肝肠欲断。  
  抚琴的是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女。白衣胜雪,鬓发如云,眉目  
  白衣少女一双葱指凝白如脂,指尖轻轻的在七弦瑶琴琴弦上划过,弦身微微颤动,音韵便如流水般倾斜而出,在空中荡开一圈圈的涟漪。  
  她始终凝视着琴身,琴身通体漆黑,她的目光却如大雾般迷茫。少女轻启朱唇,皓齿微动,声音悦耳如黄莺。唱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白衣少女身处的是一座断壁峭崖,身前三面是苍松翠柏。地上芳草萋萋,繁花吐艳,香气四溢。但身后却是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万丈深谷。此处便是传闻中景色幽秀,却惊险万分的断肠崖。  
  “锵……”突然一根琴弦应声而断。  
  琴声顿止。  
  取而代之的,是女子的低泣声和泪珠溅落琴弦的响声。  
  突然,白衣飘动,少女纵身跃下万丈深谷,半空只留下些许白衣划过的残影和那柔美凄伤的歌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绮丽的梦幻在歌声中顷刻支离破碎。  
  凡尘俗世,如今以后少了一个多情薄命的女子,多了一缕伤心欲绝,却又欲哭无泪的香魂。  
  <二>  
  盛夏时节。碧玉池里荷花怒放,蜿蜒娉婷。朵朵睡莲都犹如少女的脸颊一般,红粉菲菲,艳丽无比。  
  碧玉池侧边是一座八角琉璃凉亭。亭子四周种满了各式花卉草木。芍药、海棠、玫瑰、山茶、月季,尽数争奇斗艳。在烈日蒸晒之下,只觉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凉亭内坐着一位身穿淡青色衣裙的少女。瓜子脸蛋,肌肤赛雪。大约十六七岁,手捧一卷书籍,眼睛却望着池中的荷花呆呆出神。少女旁边站着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丫鬟,面容颇为清丽。  
  “小姐,小姐。”丫鬟唤着少女,少女微微一惊,转过了头。丫鬟继续道:“小姐,老爷夫人想你到内堂相见。”  
  少女“嗯”的一声,转身和丫鬟一道离开了凉亭,径往内堂走去。  
  这位少女姓陆,名皓如,是善卷山南陆家庄庄主的独生女。皓如自幼才貌双全,聪颖好学。在皓如的再三恳求下,她的父亲终于决定破例把皓如送往附近的碧鲜庵读书。但为期一年,并要皓如换上男装。皓如一一答应。  
  夏日的暖风吹过荷花池,池面荡开一道道波纹,池边的柳条轻摆,似乎在和谁人挥手作别。  
  〈三〉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朗朗的读书声萦绕着整个碧鲜庵。  
  皓如初来到碧鲜庵,感觉处处都是那样的新鲜有趣。  
  踏着青砖小径,苔藓的味道随着呼吸进入鼻中,让人顿觉心旷神怡。青砖小径的尽头,是一间简洁的土木结构大屋,那便是碧鲜庵的老先生讲学的地方。  
  皓如在位上坐下,鼻中突然闻到一阵衣服刚浆洗过的清新气味。皓如转过头,发现自己身旁不知何时已经坐着一位少年。一位英俊挺拔的少年。  
  少年生得剑眉星目,轮廓分明。周身散发着逼人的英气,眉宇间透着一股难以言语的不羁气息。  
  少年姓林名轩,家住善卷山北的林庄。  
  皓如虽然此时已换上男装,但当她和林轩目光相接的时候,仍然俏脸微晕,低下了头。  
  太阳总是再耀眼,亦敌不过黑夜的侵袭。晴天纵然再温和,亦始终会被雨水所覆盖。一切的一切似乎真的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定数,注定在某一日会相识、相知,也注定有一日会别离。即使是万物主宰的人,也逃补过这样的宿命。  
  只不过,人总是在相识和别离之际,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这叫作缘分。  
  <四>  
  碧鲜庵后有一座石桥,名唤草桥。草桥尽头的山神庙前站着两个人,一个英姿焕发,一个面容娇俏。乃是林轩,还有女扮男装的陆皓如。  
  林轩眼望庙中的神像,诚心祝祷:“晚生林轩,今日愿与陆皓如君结义金兰,日后相互扶持,相互爱护,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若违此誓,天人共怨,苍天明鉴。”  
  陆皓如用手摆了摆衣衫,双手合十,闭目祷告:“晚生陆皓如,愿与林轩君义结金兰,日后相互扶持,相互爱护,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说到最后几句,皓如面泛红晕,声音细如蚊闻。  
  林轩望着天空,眼中突然如同风云变幻般扑溯迷离。  
  天下真的有不变的誓言吗?  
  抑或,这一切都只是虚幻?  
  <五>  
  金秋时节,朔风微凉。  
  余杭江浙一带,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挥洒豪气之地,才子佳人在此地留下不少缠绵故事。古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确实并非吹嘘。但见道路两旁广宏宽大,各式商铺酒馆食肆林立,人群熙来攘往,满街欢声笑语,衣香鬓影,忽而有宝马雕车,载着锦衣罗衫的达官显贵,踏尘而去。都会惹来行人的注视和惊叹。此时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皓如和林轩来到余杭游学,看到如此繁华的景色,不禁心神俱醉,欢欣雀跃。  
  皓如蹦跳着走到一个卖面塑泥人的摊子,拿起一个面塑泥人,笑吟吟道:“林兄,你看这面塑多别致。”  
  林轩迅步走到她旁边,笑道:“你既然喜欢,就买下好了。不过,这些女孩子的玩意,男孩还是少玩的好。”  
  皓如脸红了红,点了点头。  
  晌午,二人来到杭州城最出名的酒馆“择仙楼”打尖,二人在位置上坐下,林轩道:“杭州城的确繁华之极,真希望可以一直游玩下去。”  
  皓如听着,秀眉微蹙,似乎想起了什么事,默不作声。  
  “怎么了,你游玩的不欢喜吗?还是我说错了什么?”  
  皓如摇了摇头,缓缓的说:“林兄,也许我不能再陪你游玩了,因为……因为家父来信,说家中有急事,要我尽快回去。”  
  林轩听了,呆呆的坐着,心中颇有失落之感。过了半晌,突然站起身来,道:“你别走开,在这里等我一阵子。”说完便转身冲出了客店。  
  直到傍晚时分,林轩才回到客店,手中多了一把通体玄色的古琴。脸有微现疲累之意。  
  林轩将古琴放在桌上,对皓如说:“这就当是我为你送行的一点薄礼吧。”  
  皓如小心翼翼地将古琴收藏好,从怀中取出一柄镏金折扇,取过笔墨,在扇面亲笔书上“碧鲜”二字,然后将折扇递给林轩。道:“林兄,你赠我古琴,我也赠你一把折扇,当是……我们相识一场的……的见证吧,其实……其实我……”说到后来,皓如已经泪流满面,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