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声音

2014-08-14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远去的声音
853字作文:远去的声音   二十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由于他是外国人,只能欣赏音乐,

远去的声音  
  二十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由于他是外国人,只能欣赏音乐,听不懂其中的精华__吆喝。  
  偶然读到萧乾的≪吆喝≫,那种幽长、淡然,仿佛从历史中走来又夹杂着浓浓京味儿的吆喝着实令人着迷。书中写道:“馄饨喂__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在深夜要是能听到这样暖人心的吆喝,在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馄饨,真是享受;“蒸而又炸啊,油儿又白搭,面的包来,西葫芦陷儿啊。”北京人就是实在,告诉你制作的过程,不瞒不骗;京城里的乞丐也来凑热闹:“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个)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我是很喜欢吆喝的,我小时候也听过这样美妙的声音。  
  我家乡的吆喝没有那么油嘴滑舌,没有那么生动有趣,反而有些枯燥,种类也单一。我以前住过的小区,面积较小,人又多,到处可以看到不用的废纸,废瓶子,它们疯狂的占据着地下室,既碍眼又堵心。那是一天下午,我和伙伴们在外边玩。“吱__吱__”什么奇怪的声音?我和伙伴们好奇的听着。只见有人从楼道里搬出一堆纸箱子和废瓶子,接着又听到“卖_破烂儿__不,卖_破烂儿__不。”一声一声的吆喝。我静静的听着,那是一种很古老的声音,像枯木般腐朽,他的音调很低很低,低的不真实,尔后又高了起来,像喊劳动号子。我们都跑过去看,只见一个干瘦的老人骑着一个破旧的三轮车缓缓到来。他很黑,皱纹爬满了他的脸,显得无比沧桑。他用他那独特的淳朴和真诚打动了卖家,成功的做成了一笔生意。接着又骑上他的破旧三轮车走了。我也曾经仔细听过卖豆腐的吆喝:“豆__腐,豆__腐”平静里透着沧桑,那个声音极具穿透力,在家里也能听的清清楚楚。那种幽长的声音穿过小道,带走了我的童年。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充斥着“全场促销活动、跳搂价、甩卖价……”毫无感情,毫无艺术。  
  那吆喝呢?那段安静恬淡的时光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