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2015-05-31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一次奇妙的旅行,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一行人在海底不可能实现、荒谬而又神奇的事情。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英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一次奇妙的旅行,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一行人在海底不可能实现、荒谬而又神奇的事情。
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英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他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经过了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
“鹦鹉螺”号上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尼摩”的拉丁文意思是“没有的人”,由此可见,船长的特立独行。他的“鹦鹉螺”号在海中任意航行。
面对困难种种,他执着探索的方向至死不移。在海底猎场,在海下沸水湖,在南极冰川,他坚定信念,勇往直前。面对南极几十米厚的冰川,他不顾一切,直接让“鹦鹉螺”号冲入了深深的冰山隧道,差点让全船的人都葬身大海。在海底一万多米的深度下,在钢铁都能折弯的压力下,他都一冲到底。
可以说,他是一个勇敢的追梦者;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想要复仇的疯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冷静的头脑、卓越的见识和丰富的知识,都是常人难以比拟的。
我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这是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汲取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