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沧源

2015-07-06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水墨沧源
安居于西南国边陲的沧源,一片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阿佤人世代生活的家园;尤其说它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还不如把它想象成一卷水墨涂抹的风景画;一幅青山绿水间灰墙与红瓦的民居村落,一座即现代又彰显着佤族杆拦



回到县城勐董,天仍然阴着。早春的阴郁,总带着许多忐忑和沉重。心想还不如下点雨来,充满佤文化气息的小城,飘飘洒洒的细雨,潺潺流动的雨伞、形形色色的小汽车,这在气韵上更匹配和谐,就像古典美人穿旗袍、弹琵琶,儒雅书生摇折扇、吟诗作对一样,恰到好处;可惜雨始终没下,只是灰蒙蒙地阴着,好在勐董城虽小,却很干净明亮,似婴儿的脸,稚嫩而清澈;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硫磺味,是除夕燃放的烟花爆竹的气味还没散尽,临街人家和店铺粘贴的大红对联,高高悬挂的灯笼,默默地渲染着新春喜庆的气氛,这让心中的阴郁消弭了许多。东南的安墩山和西北的芒浩大山伸出徐徐垂落的大手,对视拥抱着小城勐董,条条小溪从东南、西北串城而过,汇入纵贯小城的勐董河,营造出天和地、山和水、林与城,现代建筑元素和民族文化符号浑然一体,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默契得体,这正是水墨沧源画卷的主基调。

水是绿色沧源的灵魂,河就是勐董小城的血脉。沿勐董河并行的司岗里大道,既是小城的交通枢纽,也是县城的主要景观大道;河边,宽敞的绿色景观带上,高大的董棕张开长长的手背,在列队迎接四方游客,樱桃花开过了,已展出一树新叶;柳枝尚未长出新芽,却依然有轻柔婀娜之态,微风中轻轻摇摆着,如同专司画眉的仙子,尽心尽力地为小城画一弯浅浅的黛色细眉,勾一笔早春的淡淡的寒烟。

夜色中的县城街心花园,我遇到了推着车烙制“甩手粑粑”的缅甸人、操着南腔北调叫卖的小贩,和一群拉二胡、弹三玄、吹芦笙、着佤族服装,载歌载舞的小镇居民,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都上了年纪,却兴致勃勃,虽然业余,可那舞姿的一招一式,那歌声的一字一腔,都有板有眼,把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的情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赢得路人和游客阵阵喝彩和热情参与的同时,把情和爱,丝丝缕缕,撒向小城的角角落落,小城因而分外妩媚温馨,分外余韵悠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