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们的家风家训

2015-08-0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我和我们的家风家训
每当我看到窗外深邃的夜空和如银盘般的明月,总忍不住想起十多年前那个初夏的夜晚,姥姥搂着我坐在院中的摇椅上,扇着蒲扇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我的姥姥出身于地主家庭,她的爸爸——也就是我的老姥爷是当地经

每当我看到窗外深邃的夜空和如银盘般的明月,总忍不住想起十多年前那个初夏的夜晚,姥姥搂着我坐在院中的摇椅上,扇着蒲扇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我的姥姥出身于地主家庭,她的爸爸——也就是我的老姥爷是当地经商的好手。姥姥说,她是村里第一个穿上“的确良”布料的女孩,家里用的筷子也都是象牙做的。她本以为生活可以一直无忧无虑下去。但没想到毛主席上了台,农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地主就成了遭万人唾弃的批斗对象。

听着老姥爷当时遭批斗的惨状,我不禁往姥姥怀里缩了缩,抬头问道:“姥姥,你恨他们吗?”

“当时是恨啊。”姥姥看着我轻轻地说:“为什么不恨?当时村民们一窝蜂地拥到我们家里,任凭我们怎么哭,怎么跪着求他们,他们还是把能拿的全拿走了。你老姥爷被反绑着游街,我们弟兄姐妹七个被吓得哭成一团却也不知如何是好。还有一次,家里实在是没吃的了,你老姥爷眼看饿得就只剩一口气了,最后还是好不容易从邻居家要来一碗饭又给救过来了。”姥姥望向天际小小的星辰,手中的扇子也慢了下来。

“那现在呢?”我问:“现在还恨吗?”

“不恨,早就不恨了。”姥姥笑着摇摇头,“其实想想,如果当时我是贫农,也会这么做,说不定比他们做的更骇人。孩子,记住,不管别人对你做了什么,都要学会原谅,学会宽恕,不能记一辈子的仇。毕竟一切都过去了,人总得往前走,背负的仇恨太多不就太累了吗,所以,要学会放下。有一次啊,一个小丫鬟偷了一副镯子被发现了要打一顿,你老姥姥却吩咐把她放了。你老姥姥从小就教育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得饶人处且饶人’。”姥姥边说着,边不由得轻抚着耳朵上原属于我老姥姥的花形银边红宝石耳钉,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大家闺秀的大气与容雅。微弱的星光下,略显陈旧的红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我知道,那是属于我们家族的宽恕之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我十五年来唯一一次听到目不识丁的姥姥说出这样的话。这是她的妈妈教给她的为人之道,而现在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与那对花形的耳钉一起传承了下来。等我老了,我也会告诉我的孩子“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宽恕是世上最高贵的品质。其实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