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遐思

2015-11-08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雨的遐思
立秋以后,秋天的雨多了起来。老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话一点都不假。随着秋风的徐徐吹起,酷暑的炎热会稍为缓解一下,而秋雨的降临,则实实在在的让人感觉到了秋的凉意。雨是有脾气、有性格,有灵性的。虽然

立秋以后,秋天的雨多了起来。老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话一点都不假。随着秋风的徐徐吹起,酷暑的炎热会稍为缓解一下,而秋雨的降临,则实实在在的让人感觉到了秋的凉意。

雨是有脾气、有性格,有灵性的。

虽然所有的雨都是由江河湖海中的水受到阳光照射,变成水蒸汽升到天空变成云后,在相互碰撞、摩擦、聚集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但不同季节的雨,性格也是不同的。

如果说春天的雨是轻柔的,夏天的雨是热烈的,那么秋天的雨则是缠绵的。

春天的雨,轻柔的像一个腼腆的少女,朦胧中带有一丝青涩。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时刻,春天的雨不张扬,不喧哗,总是悄悄地把纤细的雨滴轻轻地滴洒在松软的土地上,温柔地洇染在柔嫩的枝条中,静谧地滋润在初绽的花蕾里。正是有了春天的雨,才有了杜甫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出神入化的诗句;也正是有了春天的雨,才酝酿了韩愈眸中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油画般的景致。

春天的雨,赢来了无数诗人的赞美,无论是李山甫的“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的点睛之语,还是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描绘之词,也无论是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闲之景,还是解缙“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的调侃之句,都让无数华夏苍生领略了春雨的旖旎和妩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春天的雨是金贵的。民间“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的谚语,让千古农耕之国的黎民百姓对春雨和丰收产生着无尽的期盼和向往。

春天的雨是蕴藏生机的。它带给人的感觉是无限的美好和满满的喜悦。每当春雨飘洒之时,孩提时代小学课本中那“滴答、滴答,下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的歌谣就会回响在耳边。

春天的雨所造就的画面是浪漫、宁静和安详的。绿水青山飞燕子,清风细雨润娇花,远山铺满新绿,河水浮冰融化,田间走动着耕牛,枝上绽开了杏花,烟雨蒙蒙,炊烟缕缕,那是怎样一幅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啊。而春天的雨就是这幅画里最不可或缺的颜料。

与春天的雨不同的是夏雨。

夏雨更像一个血气方刚而情绪不稳的青年。它愉快时,酣畅淋漓,如同饮了醉人的美酒;愤怒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如注;暴躁时,翻江倒海,白浪滔天,像十万条皮鞭猛烈的抽打着大地。我喜欢它那让海燕振翅高飞的倾盆之作,用“狂飙为我从天落”“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势,荡涤着一切人世间的污泥浊水;然而也忧虑它那使江河横溢、山洪暴发、房倒屋塌、“人或为鱼鳖”的暴虐。

夏天的雨,在来临之前,不像春雨那样悄无声息,它总是先声夺人,制造出许多的铺垫。不是聚集起千军万马形成出战的前奏,就是堆砌成大片的乌云,摆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阵势,把天空遮得一片昏暗,抑或先刮起一阵狂风,把大树吹的东倒西歪,再用它那霹雳般的力量,发出开战前那轰隆隆震耳欲聋、要压倒一切的声响,并伴随着咔嚓嚓一道道从天而降、如同利剑般耀眼夺目、要劈开大地的闪电,来预示它的到来。在夏雨的前奏中,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力,但夏雨并不就此打住,它还要把天空中聚集的所有雨水,没头没脑地浇下来,让人们彻底地领略它的威猛和嚣张。

记得插队时从田野里回村的路上,我体验了一回有生以来最猛烈的暴风雨。在空旷的田野中,大树剧烈地摇摆着浓密的枝冠,冰凉的雨水像有人从头上往下倒似的从天而降,无情地浇到我的身上,脸上流淌的雨水让我睁不开眼睛,衣服顷刻间彻底湿透了,紧紧地粘在身上,风吹得我浑身发冷,几乎喘不过气来,胸口一阵憋闷,而脚下泥泞的土路滑得站不住脚,我艰难的奔走着,跌到了,再爬起来,回到宿舍,已经成了一个泥人。虽然这次狼狈不堪的 经历让我生病了,但也让我对夏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夏雨在高兴的时候,会在一阵瓢泼的节奏之后,把天空洗得湛蓝湛蓝,再将一道彩虹架在天上,让大地上的人们感受雨后的清爽和空气的新鲜。愤怒时,会把天空中和黑云里聚集的雨水变成一个个冰雹砸向大地,直打的千亩粮田颗粒无收、房屋损坏、畜死人伤。严重影响着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资料统计,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然而夏雨的嚣张,也让人类积累了治理它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先进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大量应用,大大提高了对云雨天气的跟踪监测能力。用火箭、高炮或飞机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的办法,也抑制和减轻了冰雹的危害。

不同于春雨、夏雨的是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没有春雨的娇柔和羞涩,也没有夏雨的张狂和奔放,她是从容和缠绵的。她怀着幽雅的情怀,成熟了春雨的稚嫩,疏离了夏雨的烦躁,抚慰了大地的金黄。

秋天的雨,迈着轻柔与和缓的脚步,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天边走来,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寒山走来,从“惊秋远雁横斜字”的暮色中走来,它朦胧了山,朦胧了水,用细密的雨丝清理着夏的喧嚣与燥热,亦用细密的雨丝织成了一幅幅宁静悠远的画图。你看,她滴落在平静的湖水中时,那一圈圈梦幻般扩展的涟漪是多么的精美;她滚动在无瑕的荷花瓣里时,那一滴滴晶莹透亮的雨珠是多么的雅致;她流淌在墨绿的枝叶间时,那微湍的细流又是多么的清凌;田野、树木、村落在丝丝缕缕、如纱般飘洒的秋雨中,呈现出水彩画般的宁静和淡雅,而那打着红伞在秋雨中伫立于枫桥边欣赏美景的少女,更突出地点缀了秋雨的静美和绮丽。记得很早以前,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看到一首诗,里面有一句“雨打芭蕉,浸湿了瑶家的梦”,那美妙的意境至今令我难忘。

然而,秋雨的性格是复杂的。

她既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山菊绽放、野果飘香带来的风韵和惬意,又有在这个万物渐次萧条、“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季节里,为生命的轮回和结束而感慨的哀婉和忧伤。为前者,她流的是喜悦的泪,为后者,她伤的是寥落的心。秋雨,也像人一样,在经历了生命的青枝绿叶、开花结果和落叶飘零之后,才有了那敏感复杂而充满怜悯的性情,才有了那充满柔情的倾诉和无尽的缠绵。

秋雨的缠绵是春雨和夏雨所没有的。

如果用乐器来比较,春雨有如欢快而清脆的笛子,夏雨恰似隆重而热烈的锣鼓,而秋雨就是那幽怨的二胡和令人沉醉的古筝。“沙沙沙”是春天的雨,“哗哗哗”是夏天的雨,只有“淅淅沥沥、丝丝缕缕、缠缠绵绵”才是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像一个多情而幽怨的少妇,用她那纤细的手指,拨动着如泣如诉的琴弦,浅吟低唱在草木萧萧无边落的秋风里。在秋雨的旋律里虽有春华秋实的喜悦,但更多的是那扯不断,理还乱的、绵亘在天地之间、萦绕在心底和眸中的思绪与情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