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2016-06-1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火焰山“火红”的奥秘
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山麓地带村民聚居,瓜果葡萄清脆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方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

     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山麓地带村民聚居,瓜果葡萄清脆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方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接着又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就形成了今天的火焰山。
      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100多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平均海拔为500米,远看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塔”,意思是“火红山”。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它真的像《西游记》里所描述的那样能喷火吗?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
      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1.1亿~7000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沉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火红底色。
       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因为有自然环境作衬托。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是我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强烈,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沙砾成堆,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漠的映衬下,火焰山的红色山体分外醒目。盛夏时节,晴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射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烟缭绕,好似熊熊烈焰。人们远眺这赤峰秃岭好似火焰喷然,又似火云蒸腾,也就会把这红色的山看作是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了。所以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幻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