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江

2009-05-2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投江
1812字作文:屈原,作为政治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文学家“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作为烈士“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作为政治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文学家“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作为烈士“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题记  
  屈原回到了郢都,回到了那自己那盼望已久的故乡,却不曾想到那记忆中的故乡经竟落到如此狼狈的境况。  
  自己家的房屋已经分辨不出,所有的房屋都已倒塌,仅有的几根柱子也已倒下摇晃不定,家人也已分散。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自己心中抑郁,遭受到了南后、宋玉、子兰的侮辱,蒙受了一层又一层的不白之冤。又望见昔日的故里变得如此萧索,不禁地有些清泪流出。  
  你气愤之至的屈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轻轻地挥挥手,和这养育他成长的故乡告别。只是屈原没有想到这竟会是最后一次回来,是与故乡的永诀。  
  尽管 走得很轻,还是众人耳目太多。全天下的人,竟然都知道了。一路上,到处是人,,也不知他们要干什么。  
路上更让屈原想不到的是碰上了楚王,南后与张仪。,天上的太阳熊熊的燃烧,屈原便在茂盛的森林里望见他们了。南后比平时穿得更妖艳,增了几分媚色,笑声更是那样放肆。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也显出来了,把屈原骂了个狗血喷头。南后更加殷勤,和张仪配合的那样密切。如果张仪和南后是夫妻那就再合适不过了,可以用“夫唱妇随”来形容。可怜的是楚王,被暑气蒙住了眼珠,反而倒打一耙,开始指责屈原的不是。  
  屈原不再给他们留情,开始揭穿南后的非礼之事:实际上是郑袖自己倒在胸前的。南后听后开始大骂,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了。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屈原又揭穿了张仪的阴谋。张仪自然不让,用了更多污蔑屈原的词。  
  但不曾想,暑气如此厚,以致楚王病入膏肓。令人囚屈原于东皇太乙庙。  
  屈原本来不想指责楚王,但实在承受不住此罪名。就在官兵狼藉地一拥而上时,屈原斥道:“汝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树上的鸟儿产生了共鸣,喳喳的啼了几声后飞走了,追随着那载着屈原的囚车。  
  屈原身陷囹圄,一腔悲愤喷涌而出。当咏诵了一首《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就在这时,门开了,屈原见来了人,不由的一惊。当他看清来人时,更加惊讶了。  
  婵娟见屈原在这里,千情万绪一起涌上心头,不禁涕泗横流。  
屈原问婵娟:“汝为何来?”答曰:“只为——《橘颂》”  
  此刻,婵娟看到了桌子上的一壶浊酒,自知杯中有毒,也知屈原为人正直,不会考虑有人下毒。固执的喝了那毒酒。死前对屈原说:“此为庙祝郑太卜奉南后之命,不为汝错。”说完阖上了双眼。屈原乃赋诗:“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屈原自是悲伤,拒绝了卫士们的建议。只是鼓励他们要像橘子一般:“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说完,再次被流放。  
  屈原被放逐后,在江边游荡,边走边唱,面容枯槁。却看到了一渔夫,江边垂钓,甚是悠闲。屈原想起了先人姜尚,于是前去探望。渔夫头也不回便说:“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只好苦笑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质问道:“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只得说:“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听后,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欸乃声声,划起小船,便消失在那一片青山黛水之间。  
望着渔夫渐渐远去的背影,屈原不禁仰天长啸:  
        “世既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懷質抱情,獨無正兮。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萬民之生,各有所錯兮。  
         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  
         曾傷爰哀,永歎喟兮。  
         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吟罢这一千古绝唱,屈原最后回头凝望了一眼楚国的都城,便纵身跳入了滚滚的汨罗江!  
……  
  后来,人们知道了屈原跳江而死,都纷纷来吊唁。  
  只是,江水依旧,江堤依旧,哪还有屈原的尸骨?  
  一位诗人就这样死了,带着他那如风的牵挂。然,后人想起了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后,  
         家祭勿忘告乃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