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听雨(转载)

2010-08-16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夜阑听雨(转载)
548字作文:人,总是希望诗意一点,浪漫一点;而雨,总是那么充满诗意,充满浪漫。 作文   于是,我独坐,夜阑细细听雨。   追求诗意,喜欢浪漫的,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我是这样充满浪漫和诗意地在夜阑中

人,总是希望诗意一点,浪漫一点;而雨,总是那么充满诗意,充满浪漫。 作文  
  于是,我独坐,夜阑细细听雨。  
  追求诗意,喜欢浪漫的,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我是这样充满浪漫和诗意地在夜阑中听雨。此时,不由得想起两个愁断肝肠的人――张爱玲和林黛玉,一位已是天上的人儿,一位却是梦中的人儿。  
  提起这两位,人们便会想到诸如“多愁”“善感”之类的字眼。前不久,我在《读者》上看到有人评价她们二人,且外加一位萧红,都是“临水照花人”。萧红的文笔我没品味过,想必也带着极其伤感的色彩。 本文来  
  戴着金锁片,念着《心经》,经历《倾城之恋》的张爱玲郁郁而终,她的孤寂、她的愁绪以及她的文字都让人感到莫测高深。也许她的文字都是由她的愁绪、她的烛泪化成的,没有人真正看懂。曲高和寡,她越发孤寂了。 本文来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的潇湘妃子林黛玉,竟能“鸣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足见她的超凡脱俗了。天下真女子,必有林黛玉。“冷月葬花魂”的惊世骇俗,让我越来越欣赏林黛玉。可叹她在痴情中化为一弯冷月了!   
  不必星光灿烂,不必月华如水,我的心已与空灵汇合。我似乎看见两位“临水照花人”还在世间,愁眉结泪,香魂一缕,幽幽而言。然转眼回首,伊人已逝。 本文来   
  我依然独坐,夜阑细细听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