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古籍里的感动

2015-10-25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邂逅古籍里的感动
826字作文:翻开那沉长的书卷,嗅一嗅开自远方的清香,用心去感受,觅得一份宁静与感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影。凉风习习,沁人心

翻开那沉长的书卷,嗅一嗅开自远方的清香,用心去感受,觅得一份宁静与感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影。凉风习习,沁人心脾。“唉-”一声,长长地叹息钻入我的耳中,我寻声望去,一个孤单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举手投足间流露出非凡的气质,那人正是苏轼。一泓“清泉”,从酒壶中缓缓流出,在洒杯中激起了小小的水花。他踱步到月下,向着着明月举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随之将酒,一饮而尽,我仿佛看到他脸上有晶莹的泪珠划过。不知过了多久,“唉-”又是一声叹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时间他的思乡,他的彷徨,他的惆怅,我都感同身受,不知不觉,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墨如玉,凉如冰。空气中微微漾着杨花落尽的忧伤。天边飘来了一声声布谷鸟叫“布谷-布谷-”。残烛摇曳着,泛黄的墙面上浅浅地映下了一个人孤单的身影。是谁?是李白。他伫立在窗前眺望着朋友远去的方向。他望着天边的明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听说那里要走好远的路,他自言自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他对朋友的牵挂,他的一腔愁肠,飘进了我的心里泛起点点涟漪……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夜,万籁俱寂,远处的灯火,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来到一座大殿门前轻轻的推门而入,只见一个面容沧桑的老人伏案写作,我忍不住凑上去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猝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难道这人是诸葛亮。我重新打量他,虽正值中年,却已是苍颜白发。他把他的青春年华,全部都奉献出来,首战于败兵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一篇出师表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热爱,对阿斗的淳淳教诲,以及对国家之危亡的担心。
 我轻轻的吟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我被他朴实无华,但又语重心长的文字,深深感动着。
 白驹过隙,时间从未为任何人停下脚步,但他们在时间的长卷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撇一捺,让我为之深深的感动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