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访瞿秋白纪念馆——人的灵魂在于高贵

2014-11-2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记访瞿秋白纪念馆——人的灵魂在于高贵
人都有一颗灵魂,关键在于你的灵魂是否高贵。 ——题记人的一生有长有短,长者未必是有意义的人生,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在于你灵魂是否高贵。瞿秋白便是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人,所以,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但是,

人都有一颗灵魂,关键在于你的灵魂是否高贵。
               ——题记
人的一生有长有短,长者未必是有意义的人生,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在于你灵魂是否高贵。
瞿秋白便是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人,所以,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但是,令人惋惜的是他只有过短短三十六年的寿命。更可贵的是,他在短短三十六年里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事。他灵魂的高贵之处,也就由此可见。
秋白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自幼从父学画,展现出了尤其过人的聪慧,他十分好学,十岁时,便凭借自身实力考入了“常州府中学堂”,受校长屠元博的革命思想影响,在中学时便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这为他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无止境”是自古中华民族对“学者”最高的评价。这一点,秋白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1917年春,秋白先生考入北京外交部开办的俄文专修馆,开始学习俄文。在此期间,他还利用当前条件自学法文、英文。这种勤学以充实自我,刻苦以开拓本身的精神,我等可谓是望尘莫及。
秋白先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对革命事业无私、真诚的热爱。他于1919年参与了“五四运动”,运动过程中,曾多次被捕入狱。尽管如此,他仍然对革命一心一意,毫无退缩、畏惧之心。他之所以能有如此魄力,是因为他有着一颗无比高贵的灵魂。
1935年2月,秋白先生在被中央送至上海就医的途中,在福建上杭濯田区水口镇小径村遇到了当地反动武装保安团,再次被捕入狱。此次被捕,是秋白先生离世前最后一次失去自由,然而,也永远的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美好的青春。同年6月,秋白先生于罗汉岭从容就义,时年三十六岁。
在此之前,秋白先生在狱中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卜算子•咏梅》中写道:“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从中便可看出,秋白先生对于生死已是无所畏惧,反倒是一种解脱。流露出来的,还有秋白先生豁达、勇敢的高尚品质,无不令人敬佩。
当秋白先生被押至罗汉岭时,他一路高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这样一位革命的先驱者,临死前,也未曾忘记自身的使命,最终为革命而献身。
他是可贵的,拥有一颗高贵的灵魂,让中国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将革命视作事业,一生无怨无悔的奉献;他是可爱的,他是女儿眼中慈祥的“好爸爸”,他亦是妻子眼中爱家的好丈夫;他是可敬的,当枪口对着他的胸口时,他神态自如,面带微笑,只说“此地甚好”,便饮弹洒血,与世长辞。
他没有带走人们的痛苦,却留下了令人敬仰的精神;他没有带走人世的繁华,却留下了人们永远的牵挂;他不曾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却是革命斗争中最大的胜者。我敬佩他,敬佩他为人正直、敢作敢当的风采;我敬仰他,敬仰他不畏生死、从容就义的豪情;我敬重他,敬重他饮弹洒血、笑对黄泉的魄力。他值得我尊敬。
我问革命须真诚,
敬惜雄魄展贤能。
秋叶虽落树尤挺,
白日之下拒贪生。
——我敬秋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