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唱春节

2015-02-06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快乐唱春节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之间,又到春节了。看那街道上挂着的一面面彩旗,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还有大街小巷的各个商铺里都挤满了人,五彩缤纷的糖果、饼干令人眼花缭乱,连那平时不被重视的白杨树上也挂满了彩灯。呵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之间,又到春节了。看那街道上挂着的一面面彩旗,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还有大街小巷的各个商铺里都挤满了人,五彩缤纷的糖果、饼干令人眼花缭乱,连那平时不被重视的白杨树上也挂满了彩灯。呵,好一派春节前期喜庆的景象啊!嘿,这时你一定忍不住了吧,那就快来我家瞧瞧吧!
一步曲
我们家的日历不知什么时候已被时间公公悄悄地翻到了公元后2011年1月21日,“哎呀,妈妈,快过年了!”爸爸赶忙拿出手机 一瞧,“呀,真是,都腊月十八了,咱该过年了!”“是快过年了,该好好准备准备了!”“耶,过年喽,过年喽……”顿时,我们的整栋大楼里就充满了我和弟弟欢快的声音!
二步曲
过年了,住了一年的房屋总该打扫打扫吧。第二天早晨,在下了很大的决心后,我们全家人全体出动,你擦你的,我洗我的,没费多长时间,玻璃、地板、家具柜……到处都是亮晶晶的,没有一点点灰土和尘埃。嘿,效率还蛮高的嘛!刹时,在我的心底便漾起了一丝幸福、甜蜜和自豪!
三步曲
这过年做好吃的东东,没材料是不行的,老爸、老妈、小弟还有我,大家“浩浩荡荡”地向超市出发。来到超市,我蹦蹦跳跳地帮老妈提着购物篮。在这年月了,商品架上自然摆满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超市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小红灯笼,还衬着好多绿盈盈的塑料青辣椒,这使我想起了一道我最爱吃的家常小菜——“西红柿炒辣椒”,嘿,多像啊!再瞧,这超市里各处都是“人山人海”,活像一个“鱼丁罐头”……正当我为自己高超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得意时,却突然发现老爸他们不见了,“天哪,你们等等我啊……”
四步曲
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回到了家,大家都累得来不及换鞋就坐在了地上。不过,我们家精神劲头还是蛮足的。休整了一中午,下午,太阳高照,趁着这难得的好天气,大家又“乒乒乓乓”地开始了厨具演奏会,老爸老妈切肉、煮肉、做丸子,而我和小弟跑来跑去地做一些不起眼的零活儿,比如烧水,倒垃圾,取抹布什么的,反正大家谁都没闲着,忙得不亦乐乎!看着此情此景,我感慨万千: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伦之乐”吧!
五步曲
烟花爆竹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什么“仙女棒”、“打狗棒”、“冲天炮”的,反正名目很多。望着那一朵朵缀入夜空的烟花儿,五光十色的,我默默地在心底为家人许下了心愿:希望他们能够永远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六步曲
大年初一贴对联儿,这又是我和老爸的差事儿,虽说是“差事儿”,却一点儿也不苦,我还能从中品尝到乐呢!听,又是我那可爱的老爸在哼小曲儿了,他总是这样,在贴春联时,就是抑制不住兴奋,爱哼两句,“哎,任嘉敏。”“噢,来啦!”看,又在叫我了,我得去帮忙啰!
七步曲
过年时走家拜访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俗习惯,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大年初三,爱臭美的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穿好新衣服后便出发了。那天我们遇到了很多熟人。晚上回家我仔细打点了一下,哈,收获还真不少,压岁钱都上五百了,我那个高兴啊,你是无法理解的!
尾声
一个轰轰烈烈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这就是我家的故事,你还有什么更有趣的呢?快打电话告诉我吧!
快乐唱响春节作文1000字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爷爷开始准备过年,他们从超市买来许多好吃的,这时候也是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刻。过年的前昔,要干的事情多得惊人:大扫除和挑水还有腌泡菜等等;每一次干活总会把我累得虚脱,以至于我那几天,不仅肚子饿和我“闹革命”,还因为饿着没有力气“光荣”的评上了懒汉的罪名。每天的大扫除是必修课,一大早便会从被窝拉到扫把前,往往一天打扫一个屋子,那样的打扫对于灰尘和头发丝确实有效,连空气中的灰尘都像长了脚了一用,不敢侵犯进屋子。在春节的各个日子中,初一可是我的最爱。早晨,一起床就开始放鞭炮,男孩子们欢喜得蹦来跳去。我也乐在其中,点燃了一支冲天炮,哪料一时没松手,我的销售开花了,烫得我只“哇哇”大哭。鞭炮一直放都中午,一大堆爆竹的包装纸成了座山。我便随爸妈到亲戚家去走人户去了,要一直到第二天才能回来。
初一过后的几天,并没有什么新鲜事:每天都吃上一顿的剩菜,等到把剩菜吃完了,又吃老早就住好的菜,只是不曾吃过而已。元宵的时候家家都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园园。晚上还得一宿不睡,我哪管什么破规矩,倒头便睡。
晚上听老一辈的讲熬夜的来历:
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