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绕山环古驿楼
水绕山环古驿楼
平遥,一座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韵犹存的中华古城;平遥,一座遗留在现代文明光环中的世界古城;平遥古城,以它自己独特的风貌和不息的生命力,承载着社会历史的辉煌文明,带着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豪迈,从远古走来,走进
平遥,一座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韵犹存的中华古城;平遥,一座遗留在现代文明光环中的世界古城;平遥古城,以它自己独特的风貌和不息的生命力,承载着社会历史的辉煌文明,带着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豪迈,从远古走来,走进了世人的眼里,也走进了世人的心里。人们很庆幸,多少次的天灾,无数次的人祸,都没有能让它倒下,也没能使它屈服。它就像一位饱经千万年风雨的智慧神龟,身板依然是那么的健朗,生命力依然是那么的旺盛,高昂着雄姿,遥望着远方辽阔的大海,招揽着四方嘉宾,八方游客,以满腔的热忱,注视着中华锦绣山河,展望着中华伟大复兴的辉煌未来!
平遥,东依太行山,西望吕梁山,南北平坦。北通省城太原,南达介休绵山。奔流的汾河水,从北向南穿过平遥县境。平遥境内,一马平川,厚重辽阔。水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田园秀美。
在平遥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不知有多少豪宅大院点缀其间;不知产生过像刘伯温,雷履泰、郭兰英等等多少杰出的人才;也不知有多少人离家别亲,漂泊他乡;更不知有多少双妻儿爹娘,盼亲归来,泪湿被枕的眼睛。
一代又一代的平遥人,在经商致富,开拓创新的道路上,永远走着一条没有尽头的商路。晋商,一个响亮的名字,从平遥传出,传向了大江南北,传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传到今,我们时常能听到:“凡是天底下有鸟的地方,就有平遥人经商的身影。”这样对平遥人离家别乡,不辞辛苦,无孔不入,无地不去的生动而形象的精炼概括。
明代诗人苏志皋在平遥做知县时,为我们写出了:《平遥有感》“水绕山环古驿楼,蜂须碟翅麦花秋。归家未久离家路,来往风尘送客愁”的绝妙佳句。苏知县以优美的文笔,在诗中为我们生动的描写道:清澈的河水,秀丽的山川,环绕在古城的四周;远近的田野上,一派蜂飞蝶舞,荞麦花盛开的风光秋景。可是,那些长年在外为官经商的人们,回到家里,时间不长,他们无暇顾及家里的父母妻儿,也无时观看这田园美景,为了生计却又要踏上离家的漫漫征途了。看啊!就连这来来往往的风尘也带着无尽的愁绪,而送客远去。这就是平遥,明代诗人苏志皋眼中心中的平遥,这是千百年来,不断追求,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山西晋商故里一一平遥;也是我们为之喜爱的中华古城一一平遥。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平遥古城所有建筑是有生命的,充满着光辉灿烂的人文思想。从高空俯视平遥古城,它俨然是一只欲跑的神龟。南门是它的探视前方的头,南门外两口井是它闪烁的眼睛,上东门和上西门是它的两只脚,下东门和下西门是它的后爪,北门是它摇摆的尾。南大街和北大街是它的扭动的脊椎,上东街和上西街,还有下东街和下西街仿佛是它的坚硬肋骨。城里各条纵横交错小街巷是它灵动的经络。
古城呈方形,城墙全长 6163米,墙高约12米 。 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每个城门顶上建有雄伟壮观的城门楼,古代也叫谯楼。是平时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的地方。城墙四角的角台上,还建有角楼,分别叫霞叠楼、栖月楼、瑞霭楼和凝秀楼,为增加平遥城的防御能力而建。
城上的点将台威严宽敞, 城外的护城河波光闪烁。这个昔日封闭的乌龟八卦古城,早已失去了它的战争与护卫作用,正以它独特的中华文化,敞开胸襟,聚精纳神,换发着勃勃荣光,吸引着天下万千游客前来观赏它的风采。
城里的座座豪宅大院,个个简朴的民居小房,青石路边的商家店铺,无不展示着它往日的辉煌生机,今日的古老风采。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具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到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夯土古城墙才外砌砖加固。古城里的民居,县衙官署,旅店教堂,街道小巷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城镇原样。为我们研究明清社会的城镇风貌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平遥古城,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大县级古城镇之一;是国家刚刚确定的AAAAA级人文景区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目前中国以整座城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唯一成功的县级古城市,深受世人的喜爱。平遥每年举办的元宵灯火节和国际摄影节,为我们观赏古城风貌,体会中华传统文华,让世界了解平遥,了解山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机会。
美国近代建筑师埃罗·沙里宁说:“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 ”那么就让我们用心用情来打开平遥古城这本厚厚的书吧!在认真地捧读中,深深地感受它的巍峨壮观和灵秀精巧;深深地品读它浓浓的文化韵味;深深地体会它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感动;深深地理解它的胸怀情操,以及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的精神抱负。
有人说:“丽江是纯美的少女,水汪汪的灵气逼人;而平遥是底蕴深厚的乱世佳人,经风经雨却宠辱不惊”。是啊!平遥古城没有江南水乡古镇的温婉灵秀,但平遥古城却有一种历经世事沧桑,风韵犹存的古典美。平遥古城的城墙,城内的所有建筑,总给人一种庄重,实在,古朴与大气,不带半点虚假狂妄的安全美,总让人想走进它,亲近它,靠近它。
在平遥古城优美的导游词中写道:“平遥既有着现代文明的时尚又带些许历史的沧桑,就连空气中都带着意犹未尽的厚重与深沉。漫步城中,那青砖素瓦的街道上紧密连缀着78处古店铺,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绸缎庄……全都古色古香。行走其间,宛如穿越到那个风靡一时的晋商年代,当然,来到平遥古城必须要感受一下那深宅大院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晋中古风,还要爬上古城墙一睹古城全貌。”
走在大街小巷,你会看到,微风中飘动的酒旗醋幡,斜阳下闪光的店名门联。也可欣赏到个个门楼,墙壁、房顶、屋檐中、寓意幽深,意蕴深刻的砖雕、木雕、石雕图案。在这些精美的图案里,有山水,有花草、有人物、也有虫鱼鸟兽,日月星辰,还有一些具有上古宗教色彩,神话传说,育人养德,追求美好生活的儒、道、佛等等的文字壁画刺绣等等图案。不管是走在街道上,还是走进豪宅大院的厅堂卧室,或是步入普通人家的民居小院,你都会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在这里积淀,在这里凝聚后,所呈现的、博大精深的美。
鸟儿一声鸣叫,飞过头顶,你看不到半丝痕迹,可你会感到,它却实来过。很多很多古城里的建筑,所拥有的文华意蕴,我们不可能都看到,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古城不顾一切地承载的中华历史的文明悠然的向前走去,走向现在的我们,走向未来的人们。古城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花,一石一木,似乎都有故事,似乎都有传说,也似乎都有说不尽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着爱它的人,去聆听,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