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苦难的农民

2020-07-06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生产队时期苦难的农民
4173字作文:对于农民来说,春耕夏耘秋收获,这是恒古不变的规律,当秋粮收上场春粮播下种以后,到了冬天,田地里基本就没有多少农活了,当然也就是农闲的日子了,农民也就可以歇一歇了。然后有的农民就利用冬天



  由于结巴队长的不同意,所以我父亲最后也就没有去食品公司长期做工了,但是那个管基建的人还是比较照顾我父亲的,就让我父亲给食品公司做包活,于是我父亲在完成生产队的割草任务以后,就利用下午半天的时间去做一些修缮工作的零工。

  我清清楚楚记得有一年冬天,我父亲在给食品公司做了差不多两个星期的半天的零工,在拿到了5块钱的工钱以后,在一个逢街天的下午(那个时候一个星期才赶一次街),当当天的割茅草任务完成之后,就去县城的理发铺理那长时间都没有里的发,那个时候理一个人的头发是两毛钱,理发铺当然是国营单位开的。

  那天,寒风飕飕,天空还飘着雪花,当我父亲到县城经过一个巷子口的时候,一个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大约三十多岁年纪的男人往四下张望了一下之后,看到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朝我父亲走了过来,不过这个男人虽然穿着一件御寒的棉衣,但已经是破破烂烂的了,就连棉衣里的棉花都裸露出了好大的一部分,而裤子则是一条单裤,也是破破烂烂的,脚上则穿着一双草鞋。这是那个男人给我父亲的第一印象,我父亲从他冻得通红的脸看得出,只怕他已经在寒风中站有了大半天了,也不知道这个男人到底是为什么,他的两只手却始终是踹在怀里。即便如此,他还不停地四下张望,一副战战兢兢地的样子,当他快要靠近我父亲的时候,才用很低的声音问我父亲买不买猪油。直到这个时候,我父亲才明白,原来他所害怕的是那些专门抓投机倒把典型的戴红袖章,戴红像章的干部。当他走到我父亲面前的时候,一边低声说话,一边则从他那破破烂烂的棉衣底下捧出一个盖腌菜罐的钵,腌菜罐钵是用报纸包着的,当他把包着腌菜罐钵的报纸一拿开,一股浓浓的猪油香味顿时从钵里溢出,往钵里一看,果然是乳白色的猪油。原来用咸菜罐钵里装的猪油是踹在那人的怀里并且用两手抱着的,而腌菜罐钵则是靠那破破烂烂的棉衣遮着。见我父亲没回答,他就又作急地接着解释道:“大哥,这是自己家里养的猪的猪油炼出来的,要不是因为孩子生病没有了钱看病,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说啥也舍不得拿来卖的。”其实我们家没有油吃早已经快大半年了,菜不是白水煮就是干锅炒,于是我父亲犹豫了一下就问道:“那你要多少钱一斤,那个男人说要3块5一斤,他的猪油有一斤半,不相信可以找称来称。”我父亲知道他说的和黑市价差不多,看数量也差不多,于是就说道:“我手里才有5块钱,多的我也拿不出来,如果你卖的话就卖,不卖的话就算,而且我也不是专门来买猪油的,自然也没有装油的物件了,你得连钵钵给我。”那个男人在想了一会儿后,才把装着猪油的钵递给我父亲,然后接过我父亲手里的5块钱走了。当然最后我父亲的头也没有钱理成了,只能回家拿剪刀自己剪一剪了。我家因为有了这5块钱买的猪油,终于有了猪油炒菜了,当然由于猪油比较珍贵,所以我们家每次炒菜才舍得用一只筷头沾那么一点点。我弟弟出生在文化大革命的1967年,由于营养不良,所以4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所以每顿饭就单独煮一点米粥给他吃,其他人只能吃糠咽菜,有了那一斤半的猪油,也就能够给他的米粥放上一点点猪油了。

  其实那个时代要是平等的话,那就是农民种的粮食和养的猪鸡统统交给国家,然后也如工人和单位人员一样发工资,发购粮本本,发肉票等等一系列购买票什么的,这才叫平等。当然也就不会存在提防农民走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和搞什么投机倒把了,那大小领导也就用不着整天神经质,神经兮兮地劳民伤财地去割什么资本主义尾巴和抓什么投机倒把典型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