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历阳

2015-09-04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血染历阳
位于皖江西岸的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和县,早在秦代就置历阳县,北齐天保六年更名为和州,辛亥革命后改为和县。民国时期县城曾称为宣桂镇,解放后复称历阳镇。因此城地处六朝古都南京京畿要害和皖江天险,所以自古至今

位于皖江西岸的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和县,早在秦代就置历阳县,北齐天保六年更名为和州,辛亥革命后改为和县。民国时期县城曾称为宣桂镇,解放后复称历阳镇。因此城地处六朝古都南京京畿要害和皖江天险,所以自古至今皆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发生的许多战事震惊中外,1938年5月11日发生的抗日阻击战就是其中之一。此战,中华儿女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用鲜血染红了历阳城。

一、赵永智危难之际当县长,迎国军忽听日寇枪炮声

11日这天黎明,东方刚呈鱼肚白,天边涌动着一片乌云。

在和县县城气势磅礴的镇淮楼正南方的垛口处,有一人正在扶栏远眺,他就是被民国政府委任不久的和县县长赵永智先生。

赵县长,系和县陈桥洲人。正值壮年,身高八尺,伟岸俊朗,智勇双全,深受和县民众的衷心拥戴和民国政府的青睐。他明知受命于危难之际,但由于爱乡情切,所以心甘情愿地挺身而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起了一支“人枪以万计”的地方武装,成立了以他为司令的“和县人民抗日自卫军”。该军下设五个大队:一是以柏承君为大队长的特务大队、二是以陈桂清为大队长的第一大队、三是以钱镇东为大队长的第二大队、四是以范培珉为大队长的第三大队、五是以黄千木为大队长的第四大队,真可谓兵强马壮。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前两个月的一天,侵占了民国首都南京的日寇,突派两架轰炸机飞临和县县城上空,向下投掷了数枚硫磺燃烧弹,瞬间将县城闹市区的小市口及其附近的商店、当铺、酒肆、客栈等燃烧成一片火海,百姓烧死烧伤无数,损失异常惨重。作为一县之长的赵永智,虽然有兵在握,但也只能“望机兴叹”,无法展示手中枪炮的愤怒。

“火烧小市口”后,赵县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这不,他今天一早就携枪披衣,离开了位于镇淮楼西侧临时县府的马家大院,悄然登上了镇淮楼。本想打一套太极拳,施展一下拳脚,可上楼后一看到小市口那片大火留下的残垣断壁,就兴趣全无了。

此时天已大亮。赵县长凭栏远眺,长江如带,由南向北逶迤而过,江风阵阵,吹得城楼八角的风铃叮当作响。他随风回眸,只见明清两代著名书家题写的“江淮重镇”和“江天一柱”匾额及清末贡生庆元颜所撰的楹联:“披襟向前,快哉此风,那堪称雄,登楼高呼太祖在;凭栏仰望,浩然明月,谁与共醉,隔江招手谪仙来”皆赫然在目,不觉心生悲凉。想当年,朱元璋攻占和州登临斯楼时,是何等畅快的心情:“中原杀气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镇淮楼一望,满天明月大江流。”而如今,日寇亡我之心不死,常来和县扫荡,人民屡遭强盗蹂躏……

就在赵县长苦思冥想之时,忽然听到身后一声清脆而熟悉的声音传来:“报告司令!”他见是勤务员小唐,不免心头一紧:“快说!”

小唐赶紧将一份标有“急件”的信封双手捧到他的面前。他迅速拆开一看,啊,是省府来信!上面写道:“和县目前乃全省抗日前线,为防日寇来犯,五月十一日上午,特派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将军率一营人马驻扎贵县,协同作战,望你们精诚团结,共图抗日大业,特此通知。”

“啊,太好了!”赵县长高兴地大拳一挥说:“真是一个迟到的好消息,小唐!”“到!”小唐上前一个立正。

赵县长顿了一下后斩钉截铁地说:“你立马通知县商会会长老谷,传达我的口令,命他们今天上午十点前准时在镇西楼(县商会住址)一楼大厅安排一场欢迎大会,并特设午宴,好好犒劳这些抗日将士!”

“是!”

“另外,”他补充说:“你抓紧通知各大队长,限他们两小时内赶到‘镇西楼’,我将率领县府所有公职人员随后赶到!”

“是!”小唐话音一落,就“噔噔噔”地跑下楼,跨上他身旁他那匹心爱的枣红马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了。

赵县长旋即转身跑下城楼……

桂系抗日名将李本一将军将率领他的“王营”来和县的消息,立即将情绪低落的全县人民的抗战激情点燃了。人们纷纷涌向街头,挥动着青天白日旗,打出了“热烈欢迎李本一将军”等横幅标语。

这天上午九点二十左右,李本一将军果然出现在历阳街头。

他骑着一匹纯白色的高头大马,带领其“王营”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小市口,夹道欢迎的市民们立即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赵县长从人群中挺身而出,代表全县人民向李本一将军鼓掌作揖,李将军立即跳下战马,与赵县长亲切握手。随后在两人的带领下,人们便潮水般地涌向了离小市口不远的镇西楼。

此时一束金色的阳光穿过浓黑的云层,照亮了整个县城,更将镇西楼映照得高大雄伟,无比壮观。这座古楼侥幸躲过日寇的燃烧一劫,实属天意,它耸立在古城一隅,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尽显出东晋常胜将军谢尚的辉煌霸气。

县商会会长谷沆如早就率领一班商界翘楚在镇西楼下的大门口恭候着。一楼门楣上方高悬着一道红底黄字的横幅,上面是林家公子林散之先生书写的“热烈欢迎李本一将军率军进驻我县!”

十时整,二楼大厅的会场早已高朋满座,座无虚席,连和县中学校长张亮先生也来了,他带领师生代表激情唱起了《松花江上》,全场人立即跟唱起来,那充满悲情充满思念充满爱国情调的歌声,猛然将人们抗日救国壮怀激烈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歌声刚落,赵县长便高声宣布:“欢迎大会正式开始!”

他首先隆重介绍了坐在主席台正中的李本一将军,他说:“出生于广西容县垌村的李将军,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少时家境十分贫穷,替人打工度日,只读过私塾3年。18岁入伍当兵,曾参加统一广西战役、粤桂战争等,可谓身经百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长,在军中素以“死打烂打”而闻名,每遇战斗,他总是冲在最前头。因其勇猛,很受其上司白崇禧的赏识,后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期就读毕业。”

接着,赵县长便大声邀请李将军讲话,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李将军立即站起身向全场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中等身材,头大额宽,皮肤黧黑,一身戎装,两眼炯炯有神。他首先用较浓的广西口音向在全场宾客致以亲切的问候,然后就简要地介绍起国内国际形势,他见会场鸦雀无声,人人正襟危坐,个个聚精会神,立刻来了精神。他说:“和县,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深厚名人辈出的地方,也是你们安徽老乡卫立煌将军1912年初参军报国之地,应该引以为荣。目前,这里已经成为抗日的前沿阵地,所以我们每位同胞,都要行动起来,国难当头,各行各业都要做到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同心同德,挽救中华!”他的话立即博得全场一片掌声。

李将军的精彩报告一结束,全场便转为犒劳驻军将士的公宴。县商会会长谷沆如先生首先走上主席台作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然后宾客便在十分欢愉的气氛中频频举杯,许多县内达官显贵都主动来到将军身边,向他敬酒,气氛十分融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