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声音
村庄的声音
村庄,但凡有过村庄生活经历的人,村庄总会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有游戏的童年的记忆,那里有装载着梦想的快乐时光,那里有伴随着他长大的童年的各种声音,譬如柳笛、芦哨、鸡叫、犬吠、牛欢马嘶……村庄,记忆
若是到了秋天啊,白天那些纺织娘们便会寄住在农家宅院篱笆墙的南瓜或是丝瓜架上,嗜食着南瓜或是丝瓜的花瓣和嫩叶,发出纺织娘的叫声。一朵朵黄色的南瓜或是丝瓜花张开小喇叭,似乎是要吹奏一曲来伴唱。而当一轮明月高悬,远看像是挂在枝头的一颗夜明珠那么明亮耀眼,此时入耳的是窗外纺织娘们月夜里的歌唱。纺织娘的叫声是虫叫里很有特色的一种,它先是“轧织”、“轧织”地短促的前凑曲,仿佛远处传来的纺织女在试纺车的声音。接下来才是:“织、织、织……”、“织、织、织……”忽轻忽重、音高韵长的主旋律登场,宛如纺织女纤细的手在轻摇纺车发出的有节凑的转动声。屋内是油灯下农家女人“嗡嗡”摇响的老纺车声,又或是“唧唧复唧唧”的织布机声响,伴随着手里来回穿梭的飞梭,摇响或是织着农家人的希望、幸福和快乐。听着月夜里美妙的声音交错高低长短起伏,仿佛是一首窗外、屋内相互呼应的一首小夜曲。夜深了,花睡去了,而那些辛苦了一天的村民们,也枕着透过窗洒进来的一枕月色,听着纺织娘们“织织”地叫声,偶尔一声鼾声传来,想必是已被催眠,进入了甜蜜的梦乡里去了。此刻,村庄似乎是宁静了一些。
至于冬天的村庄,光秃秃的树干上麻雀是常客。萧瑟的冬天,唯有麻雀继续留守村庄的冬天,没有谁与它们比试歌喉,此时此刻它们倒是更加欢畅。清晨就在枝头吵吵闹闹的,若是赶上下雪天,看到它们扭哒在雪地里去觅食,留下一串串爪子印迹,倒是冬天里的一幅画卷。静态的皑皑白雪,动感的麻雀忽落忽起,叽叽喳喳勾画出冬天里一窗美景。坐在炉火旁打盹,一股烤红薯的香味扑鼻,是母亲在为孩子们翻烤红薯,香甜入口,唇齿留香。听着窗外滴滴答答雪融化的声音,房檐下垂挂的冰凌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的声音噼里啪啦隔窗入耳。仔细聆听,那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冬天里肆无殚忌地凑响,村庄的冬天永远不会寂寞。
匆匆流年,时光飞逝。想来离开故乡有近四十年的光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常常思恋故乡村庄的声音。那时家家可以夜不闭户,鸡犬相闻总会寻到一份和谐和宁静。此刻,是多么不想,让村庄的那些伴随我们长大的声音都成为久远的过去啊。只是,这一切似乎都在改变和消迹中,谁又能左右和阻止得了呢!